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机化学”相关记录612条 . 查询时间(2.015 秒)
中国科学院新研究支持冰期结束后海洋“羽状分层”假说(图)
地球化学 同位素 分析
2024/11/9
2024年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利用锂同位素分析结合质量平衡模型,探讨了马林诺雪球地球事件结束后约6.35亿年间海洋化学的演化过程。这一研究对古海洋锂同位素变化提出了新理解,支持了冰期结束后海洋“羽状分层”假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地幔约占地球体积的80%,查明其组成的变化是揭示地球演化动力学过程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基于大洋玄武岩的主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前人发现地幔的在地球化学组成上是不均一的,可以分为亏损地幔(DMM)、高238U/204Pb地幔(HIMU)、1型富集地幔(EM1)和2型富集地幔(EM2)等多种地幔端元。除亏损地幔外,其余富集的地幔端元都含有一种或多种随俯冲进入深部地...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揭示伪菱形藻毒素合成基因的起源与演化机制(图)
合成 基因 演化
2024/11/8
2024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陈楠生团队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发表论文“伪菱形藻软骨藻酸毒素合成基因的起源与演化”,在成功构建13种伪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物种基因组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探讨了神经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合成基因的起源与演化机制。
塑料污染是当前海洋(尤其是沿海)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塑料进入环境后,微生物会在塑料表面迅速定殖,并与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形成生物膜,称为“塑料际”。塑料际不仅促进有害微生物和毒害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运输和传播,还会参与元素循环过程,促进一氧化二氮(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研究主要采用野外随机采样或者短期定殖(< 3个月)方法探究塑料际微生物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开发前驱体水解法实现批量化制备二氧化硅多壳层空心微球粉体(图)
化学反应 合成 低温
2024/11/5
二氧化硅(SiO2)多壳层空心微球粉体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和优异化学稳定性的材料,在工业催化、医药载体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2024年10月29日,过程工程所朱庆山研究员团队开发出前驱体水解法,实现了SiO2多壳层空心微球粉体的批量化合成。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9月18日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DOI: 10.1002/adma.202409421)。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等通过开发从头合成途径提高NMN产(图)
合成 代谢 系统
2024/10/27
2024年来,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因其在人体内作为NAD+合成前体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NMN不仅在细胞能量代谢中扮演关键角色,还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传统的NMN化学合成方法存在环境不友好和立体选择性低的问题,而生物合成途径则因其高立体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而成为研究热点。大肠杆菌作为一种广泛用于精细化学品生产的微生物,因其快速生长和易于遗传操作的特性,被广泛用于NMN的生物合成。然而,如...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等通过开发从头合成途径提高NMN产量(图)
合成 细胞 代谢 工程
2024/11/8
2024年来,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因其在人体内作为NAD+合成前体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NMN不仅在细胞能量代谢中扮演关键角色,还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传统的NMN化学合成方法存在环境不友好和立体选择性低的问题,而生物合成途径则因其高立体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而成为研究热点。大肠杆菌作为一种广泛用于精细化学品生产的微生物,因其快速生长和易于遗传操作的特性,被广泛用于NMN的生物合成。然而,如...
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有机所在手性自由基研究方向取得进展(图)
吸收 发射 合成
2024/10/25
螺烯类双自由基具有手性、磁性、手性诱导的自旋选择性、圆偏振光吸收与发射、磁手性二色性以及电磁手性各向异性等独特物理性质,受到广泛关注。2024年来人们在螺烯双自由基的设计和合成方面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由于他们的高度化学反应活性和对映体拆分困难,稳定的螺烯双自由基数目较少,晶态纯对映体极其稀少。这阻碍了对这类物质的晶体结构和手性物理性质的深入研究以及进一步应用。合成并分离稳定的晶态螺烯双自由基化合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立刚等在汞微生物甲基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胡立刚 同位素 代谢
2024/10/1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立刚课题组在微生物汞甲基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以“The origin of methyl group in methanogen-mediated mercury methylation: from the Wolfe cycle”为题,在线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在淡水湿地恢复成效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评估 气候 同位素
2024/11/9
湿地作为地球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全球湿地退化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湿地生态恢复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广泛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湿地恢复工程。2002年以来,中国黑龙江三江平原开展了一系列淡水沼泽湿地恢复示范性工作,但缺乏针对湿地生境功能恢复成效的评估研究。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为研究对...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合作发布合成生物学元件与数据库(图)
数据 合成生物学 元件
2024/10/12
2024年10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张国庆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志华研究组的合作论文“RDBSB: a database for catalytic bioparts with experimental evidence”。该研究构建了首个面向合成生物学设计的催化元件数据库RD...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锕系微型核电池方面取得进展(图)
核电池 元素 电子
2024/10/1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425061、22222606、22206143、22227809)等资助下,苏州大学王殳凹、王亚星以及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湘潭大学欧阳晓平等科研人员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内置能量转换器”的锕系微型核电池设计理念,通过锕系元素与发光镧系元素的分子层级耦合,实现了锕系核素衰变能到光能转换效率近8000倍的提升,并组装了目前已知效率最高的辐光伏核电池。研究成果以“基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科研团队揭示了一种调控浙江红花油茶次生代谢合成的非编码RNA基因(图)
代谢 合成 基因
2024/10/19
2024年10月10日,亚林所景观植物育种与培育研究团队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植物、细胞与环境)期刊发表了题为“Integrative analysis of small RNA and gene expression uncovers a novel long-noncoding microRNA targeting a UDP-transferase inCam...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等合成新核素钚-227(图)
合成 原子核 结构 同位素
2024/10/1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合作者发现了钚元素的一个新的同位素钚-227。2024年10月3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当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某些特殊的数目时(2、8、20、28、50、82、126),原子核特别稳定,形状接近球形。这些数字被称为幻数。而幻数的存在反映了原子核的壳层结构。126是中子特有的幻数。已有研究表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中子幻数...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利用钾同位素示踪洋岛玄武岩源区洋壳再循环获新进展(图)
同位素 循环 演化
2024/10/11
2024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团队刘海洋等人在国际地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洋壳物质再循环导致的洋岛玄武岩钾同位素异常,约束了洋岛玄武岩地幔源区再循环的洋壳性质及演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