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学其它学科 系统”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1.25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9/23/2024923152917272.jpg)
“医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出成效。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IF=17.521)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最新研究论文。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菌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微针药物系统,为感染创面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策略:通过跨生物膜递送微环境响应型纳米颗粒,达到抗菌和调节免疫微环境的效果,从而显著促进感染创面的愈合。
探讨基于个人数字助理(PDA)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药房盘点系统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医院药房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用药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盘点方法,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PDA的HIS药房盘点系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盘点模式实施后各相关指标、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研究A30P突变体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对自噬溶酶体途径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方法 构建稳定表达A30P突变体α-syn的PC12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RT-PCR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p62的含量变化,并观察细胞内泛素化蛋白的改变。最后,通过MTT法检测A30P突变体α-syn对正常和应激条件下细胞活力的影响。
射频止血系统在腹腔镜肝血管瘤剥离术中的应用
血管瘤剥离术 射频止血系统 腹腔镜
2020/9/22
探讨射频止血系统在肝血管瘤剥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剥离术治疗的3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射频止血系统分为A、B两组,A组为利用射频止血系统行瘤体剥离(25例),B组常规使用超声刀行剥离术(1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及术后恢复情况。
目的 以树状大分子为载体材料并修饰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靶向短肽TGN和肿瘤靶向短肽iRGD构建脑胶质瘤靶向递药系统(iRGD/TGN-PEG-PAMAM/ATO),旨在解决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ATO)在治疗脑胶质瘤过程中分布缺乏特异性、透BBB难等问题,使其具有更好抗脑胶质瘤作用。方法 核磁共振图谱(1H-NMR)、透射电...
系统评价托法替布对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5月,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实践
处方 前置审核系统 间断序列时间分析
2020/9/1
介绍我院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Browser/Server)与客户/服务器模式(C/S,Client/Server)混合架构的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实施情况。方法 阐述我院门急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总体设计、审核个性化指标等方面阐述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及实现过程,统计2017年1月~2018年5月的处方合理率,采用间断序列时间分析(interrupted time serise,...
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研究与应用进展
个体化给药 辅助决策系统 治疗药物监测 软件
2020/8/28
随着个体化给药的理论与研究不断发展,涌现出很多各具特色的辅助决策系统。通过文献检索及网络查找,对目前常见的个体化给药计算机程序、网络平台及移动设备应用进行汇总整理,对比分析各个系统的通用属性和专业功能。
【中国制药网 会议论坛】2017年3月8日,赛诺菲亚太研发总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中心暨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在苏州联合举办了创新药物研讨会。赛诺菲全球研发总裁曾和礼博士(Dr. Elias Zerhouni)代表公司致开幕辞。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卫明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512/9/2015129163332646.jpg)
“基于纳米技术的抗癌药物新型递释系统”启动会召开(图)
基于纳米技术的抗癌药物新型递释系统 启动会
2015/12/9
2015年12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于纳米技术的抗癌药物新型递释系统”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海科路园区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副所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董尔丹常务副主任、孙瑞娟副主任、医学科学九处吴镭处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所长、李佳副所长,以及创新群体成员李亚平、钟大放、徐明华、黄永焯、陈奕研究员,于海军副研...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38/16/2013816171750653.jpg)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超分子给药系统研究取得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超分子给药系统研究 进展
2013/8/16
超分子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药物(客分子)与辅料(主分子)结合的动力学常数kon、解离的动力学常数koff,决定药物从给药系统中解离、吸收的分子机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课题组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旭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孙立新教授研究组合作,将“考虑药物-受体结合动力学行为”的药物发现新理念运用到超分子给药系统评价,发展了表征超分子解离的koff高效液相色谱理论和方法。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136/7/201367112712873.jpg)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肿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肿瘤靶向纳米 给药系统 研究进展
2013/6/7
疾病部位靶向给药系统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但人体内非常复杂的环境因素明显影响了药物靶向治疗的效果。肿瘤组织血管和生理特征的异常使得纳米载体携带抗肿瘤药物进入机体后,往往富集在肿瘤血管的周边或肿瘤细胞的间隙然后释放出药物,经常导致细胞内药物的浓度较低,治疗效果并不非常明显。
三元相图法研究更昔洛韦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
更昔洛韦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处方 三元相图
2013/9/3
采用自微乳化技术,研究更昔洛韦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探究其最佳处方配比。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对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进行选择,找到最佳组份;通过三元相图实验并结合乳液粒径的测定寻找出更昔洛韦最佳的处方配比。结果 更昔洛韦自微乳化处方油相为IPM,乳化剂为cremophor RH40,助乳化剂为PEG 400(1∶1.5∶1.5)。结论 初步成功地制备了更昔洛韦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真空度测定法检测冻干粉针剂包装密闭系统的密封与泄露
真空度 冻干粉针剂 密封
2013/9/3
建立真空度测定法检测冻干粉针剂包装密闭系统密封与泄露。方法 采用测定冻干粉针剂包装密闭系统真空度的方法考察冻干粉针剂包装密闭系统是否完好,且将该方法与着色液浸透法和水中减压法测定结果做比较。结果 真空度测定方法相比着色渗透法和水中减压法更灵敏,不仅能定性,还能定量检测冻干粉针包装密闭系统的密封或泄漏。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有效,为建立粉针剂包装密闭系统密封性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研究抗肿瘤药与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2 176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种类化疗药物等因素对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住院天数、费别、植物来源作用于微管蛋白质系统抗肿瘤药、烷化剂、抗代谢抗癌药、抗肿瘤抗菌药、金属络合物的回归系数分别0.010、0.147、-0.361、-0.642、-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