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物化学 DNA”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252 秒)
DNA编码化学库新技术助推药物研发(图)
DNA编码 药物研发 DEL技术
2024/9/24
近年来,科研人员虽然在分子疗法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新发现的活性物质数量依然不足。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DNA编码化学库(DEL)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在几周内自动化合成并测试数十亿种化合物,还能用于生产更大的药物分子,这类药物将作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触及的靶点。
2021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员和臧奕研究员共同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M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n 53BP1 Promotes c-NHEJ”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首次深入阐明了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作用方式以及具体机制,发现了AMPK通过对新底物53BP1的磷酸化修饰促进c-NHEJ修复,...
探讨环磷酰胺处理雄性小鼠对受精卵和早期胚胎DNA甲基化修饰和组蛋白H3第23位赖氨酸(H3K23)乙酰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20只性成熟的ICR雄小鼠饲喂环磷酰胺6 mg·kg-1 4周。雄鼠与雌鼠交配后收集原核期受精卵和二细胞期胚胎。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胚胎细胞中DNA甲基化和组蛋白H3K23乙酰化修饰的分布和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原核期受精卵和二...
目的: 研究海南哥纳香醇甲(GHM-10)抑癌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GHM-10对L1210细胞DNA分子的损伤,碱洗脱法测定GHM-10对L1210细胞DNA单链长度的影响,用GHM-10对超螺旋pUC18 DNA的解旋能力测定它对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影响。 结果: L1210细胞用GHM-10 (4~10) μg.ml-1处理4.5 h后,DNA分子受...
以白杨素为先导化合物经羟甲基化反应合成中间体5,7-二羟基-6,8-二羟甲基黄酮(1),进而合成了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甲基)黄酮(2),5,7-二羟基-6,8-二(乙氧基甲基)黄酮(3),5,7-二羟基-6,8-二(丁氧基甲基)黄酮(4),5,7-二羟基-6,8-二(戊氧基甲基)黄酮(5)和5-羟基-7-甲氧基-6,8-二(乙氧基甲基)黄酮(6);采用IR,1H NMR,13C NM...
产品功能及应用:DNA活性单体脱氧核苷亚磷酰胺是生产DNA片段的最主要的原料。DNA片段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基因芯片技术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基因工程、生物医药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物质基础。技术特点:采用新工艺,使产品后两步反应的产率提高到85%以上,第四步反应的产物用重结晶纯化工艺,使该反应适合工业化,降低了消耗和成本。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该项目产品工艺独特、反应产率高、纯度高、消耗和成...
采用DNA重组技术研制丁胺卡那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 DNA重组
2008/11/20
以质粒PUB110为载体,采用鸟枪克隆法,以丁酰苷菌素产生菌总DNA成功地获得了含有HABA酰化酶基因的片断,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得到成功克隆和表达;进而采用链霉菌质粒PIJ436为载体,将上述环状芽孢杆菌HABA酰化酶基因成功地克隆至卡那霉素链霉菌,并获得表达。该克隆菌株发酵产物经薄层层析、生物显迹和质谱(FAB)分析证明是丁胺卡那霉素。该阶段性成果在国内外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成功研制丁胺卡那...
新型抗结核的小分子核苷酸DNA适配子
DNA适配子 抗结核 小分子核苷酸
2008/10/7
该发明在国内外首次是运用大容量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并结合体外PER扩增技术,以指数富集与靶分子特异结合的寡核苷酸,经过多轮筛选,获得高亲和力、特异性强的寡核苷酸适配子。该制备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特点,具有更高的亲和性和特异性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适配子与传统意义上抗体相比,具有分子量小,能更快地渗入细胞,更迅速在血液中清除,能够稳定合成,便于修饰等特点,是极有潜力的作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为探讨XRCC3在人肿瘤细胞瘤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方法将XRCC3基因转染MCF-7和SKI-1细胞,用针对XRCC3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T98G细胞,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XRCC3基因表达的情况,用SRB法测定细胞对顺铂和美法仑的毒性作用,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Rad51聚焦体的密度,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建立NHEJ方法,测定基因转染前后细胞的NHEJ修...
重铬酸钾和谷胱甘肽作用致小牛胸腺DNA损伤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2007/7/25
DNA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信息的表达和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相应功能的发挥与体内许多微量元素的存在相关,铬元素就是其中的一种。有研究表明,铬(Ⅵ)化合物易通过细胞膜上的阴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对DNA结构功能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细胞的免疫功能。当其缺乏时,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抑制作用,但过量时又会引起机体病变如肺癌等[1][2][3]。但铬(Ⅵ)化合物本身并不...
藻酸盐/PEI/DNA复合载体作为一种新型基因递送系统
藻酸盐 复合载体 多聚乙烯亚胺 基因递送
2010/3/18
目的克服多聚乙烯亚胺(PEI,polyethlenimine)/DNA载体对细胞的毒性以及在含血清培养基里对癌细胞基因的转移率低的问题。方法利用具有水溶性、可生物降解的、并带有负电的藻酸盐(alginate)对PEI/DNA载体进行包衣,制备出复合载体,并在体外含50%血清培养基里,与PEI/DNA载体比较对C3癌细胞转染率。结果 在含50%血清的培养基里,藻酸盐包衣制备的复合体载体[algina...
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分析测试方法
药物 脱氧核糖核酸 相互作用 分析测试
2013/9/29
探讨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分析测试方法,主要介绍了足迹法、紫外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X射线衍射法、核磁共振法等分析测试方法。
甘草次酸对苯并芘诱发DNA损伤及非程序DNA合成的影响
甘草次酸 DNA损伤保护 非程序DNA合成 癌的化学预防
2010/2/26
甘草次酸(GA)是甘草的有效成分之一。实验结果表明,GA能够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肿胀和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甘草次酸对由苯并芘所诱发的DNA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还降低强致癌剂苯并芘所引起的非程序DNA合成。结果提示GA是一种有前途的癌化学预防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