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 酶1”相关记录3366条 . 查询时间(1.07 秒)

中国科学院研究提出纳米酶靶向乏氧病灶增强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策略(图)
纳米 酶 肿瘤
2025/2/18
鼻咽癌是源于鼻咽黏膜的恶性肿瘤。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尽管放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早期患者的生存率,但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受限,并常因局部复发和远程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其中,肿瘤微环境高度乏氧是放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传统方法如高压氧疗法和携氧剂存在局限性。因此,开发高效且精准的放疗增敏策略是鼻咽癌等实体瘤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

FMD 醛缩酶B:肾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图)
肾透明细胞癌 糖酵解酶 泌尿外科
2024/12/20
研究发现醛缩酶B(ALDOB),一种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普遍缺失的糖酵解酶,能通过非酶活性的方式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的增殖。关键在于,醛缩酶B与核心转录抑制因子CtBP2相互作用,阻止了CtBP2介导的肿瘤相关基因转录抑制,进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王俊等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发表研究论文《醛缩酶B通过抑制CtBP...

QB SARS-CoV-2主蛋白酶对不同临床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图)
新冠病毒 疫苗 单克隆抗体
2024/12/20
在过去几年里,新冠病毒经历了从野生型毒株到Omicron突变毒株的快速演变。有研究发现,Omicron毒株已经对野生型疫苗和单克隆抗体产生了免疫逃逸。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 Mpro),又称NSP5或3CL蛋白酶,负责SARS-CoV-2在细胞内的蛋白切割和成熟,是新冠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揭示病毒重塑宿主泛素连接酶促进病毒感染致病新机制(图)
病毒 酶 药物
2024/10/10
裂谷热病毒是蚊媒传播的致病性人畜共患病毒,对牛、羊等多种家畜可造成致死性的感染。裂谷热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脑炎和出血热等临床症状,且重症感染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人用疫苗以及具有大流行的潜在风险,裂谷热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持续列为亟待开展研究的病原体。然而,裂谷热病毒感染致病的关键机制尚不清楚,阻碍了针对裂谷热病毒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合作开发抗实体肿瘤的DNA甲基转移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双效抑制剂(图)
肿瘤 甲基转移酶 蛋白
2024/10/14
2024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孔祥谦研究员与山东大学药学院侯旭奔副教授团队合作,以“Development of a First-in-Class DNMT1/HDAC Inhibitor with Improved Therapeutic Potential and Potentiated Antitumor Immunity”为题在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α-羟甲基酮类化合物的酶促合成及转化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酶 合成 应用 药物分子
2024/8/11
α-羟甲基酮及手性1,2-二醇类化合物是很多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利用生物催化剂ThDP依赖型酶,可以从甲醛和其它简单的醛出发,通过分子间C-C键连接反应合成α-羟甲基酮,但其实际应用仍有几大挑战:自偶姻副产物的生成、底物浓度低、甲醛需高度过量。

2024年6月1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团队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在线发表题为“Re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的临床试验结果。

5'-三磷酸(5'-PPP)RNA被认为是一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能够被模式识别受体RIG-I所识别,并引发宿主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反应。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每秒钟哺乳动物细胞内会产生数百万个5'-PPP修饰的转录本。其中一些转录本,特别是由RNA聚合酶III介导的转录本,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并保持为5'-PPP,具有潜在激活RIG-I的能力。细胞是如何在保持足够的敏感性以快速检测到...

2024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王辉研究员与华盛顿大学Miqin Zhang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林文楚教授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通过结构工程化开发了具有双重酶活性的磁铁矿纳米酶(MNZs),并证明了其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结构依赖性行为。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西南大学团队揭示假托品酯化的酶学机制(图)
生物碱 酶 麻醉镇痛
2024/8/6
茄科植物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是抗胆碱药物的重要来源。在临床上,TAs广泛用于麻醉镇痛、止咳平喘、舒缓胃肠不适、治疗晕动症、缓解近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剔佫酰假托品(3β-tigloyloxytropane)又名托品林或剔佫列定(tigloidine),是茄科药用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产生的一种假托品衍生的生物碱,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症等神经...

2024年4月22日,武汉大学药学院王隆飞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朱斌、北京大学刘小云、牛津大学吴迪团队合作在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Phage defense system CBASS is regulated by a prokaryotic E2 enzyme that imitates the ubiquitin pathway”的研究论文。

干眼治疗新路径!复旦团队研发纳米酶“刷”掉过量眼表活性氧(图)
干眼症 纳米酶 活性氧
2024/4/9
2024年4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获悉,近日,该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李贵生教授团队携手合作,在国际材料学顶尖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封面论文“Engineering Ultra-Small Cer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Nanozymes for...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关于喜树碱C-9位后修饰酶的研究取得进展(图)
植物 喜树碱 肿瘤活性
2024/4/8
喜树碱是一类单萜吲哚生物碱,存在于喜树、青脆枝和短小蛇根草等植物中。喜树碱可以选择性地结合DNA拓扑异构酶I并抑制其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喜树碱类似物的化学半合成和全合成,并积累了喜树碱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数据。例如,在喜树碱C-9位或C-10位引入羟基、硝基和氨基等活性基团,可提高喜树碱的抗肿瘤活性和水溶性。在自然界中,其他C-9位修饰的喜树碱类似物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C-9...

广州健康院揭示乙酰转移酶HBO1调控中内胚层分化新机制(图)
乙酰转移酶 胚层分化 胚胎 细胞
2024/5/22
2024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潘光锦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发表了题为“HBO1 determines SMAD action in pluripotency and mesendoderm specification”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乙酰转移酶HBO1在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及中内胚层谱系特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