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农学 铅锌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01 秒)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设计及应用方法。通过对复合植生袋功能结构分区及超富集草本和耐性木本植物配置,结合植生袋装填铺设及后期养护等措施,有效融合了固定化修复和活化修复两种策略,充分挖掘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协同修复优势,实现了矿区废弃地的快速复绿,减少水土流失和重金属的进一步扩散,提高了木本植物最终存活率,形成长效稳定的修复效果。同时,复合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菌渣和黑麦草绿化铅锌矿废弃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菌渣的预处理、铅锌矿废弃地土壤预处理、将菌渣与铅锌矿废弃地土壤进行混合及稳定处理和黑麦草的播种与日常管理。本发明以菌渣和多年生黑麦草促进铅锌矿废弃地植被重建,菌渣可促进植被生长,增加土壤中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多年生黑麦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耐践踏性强,使用菌渣作为改良剂可降低铅锌矿废弃地植被重建成本,达到“以废治废”...
以药理学的方法进行水培试验,研究小花南芥根对铅锌的吸收机理。结果表明:小花南芥在50 μmol/L的解偶联剂DNP处理12 h、24 h和36 h后与对照相比根中铅的浓度分别增加了4.4倍,7.1倍和1.7倍,ATP酶抑制剂Na3VO4作用下,则下降了0.64倍,0.76倍和0.69倍;而小花南芥在50 μmol/L的解偶联剂DNP处理24 h和36 h后与对照相比根中锌的浓度分别下降了8.8%和...
[目的]研究江西省吉安市不同区域绿化植物对大气铅、锌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6个区域10种绿化植物叶片铅、锌含量。[结果]在所调查6个区域中,10种绿化植物叶片铅、锌含量较高的在井冈山大道,含量最低的在井冈山大学校园内,各区域不同植物叶片的铅、锌含量差异显著。10种绿化植物对大气铅、锌污染物均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并依污染物和植物种类的不同差异明显:对铅吸收量最高的植物为圆...
对堆积15 、25 年左右的铅锌矿渣堆周围10 、20 、50 m 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和铜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堆积时间越长的渣堆周围土壤中总铅的含量越高, 而总铜的含量相对较低; 距渣堆越近的土壤中重金属总量越高; 在50 m 内距渣堆越 远的土壤中有效铜的含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升高, 有效铅的含量却相反, 在距铅锌矿渣堆周围50 ~100 m甚至更远范围内的土壤都会受到...
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的镉、铜、铅、锌。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 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AES) 同时测定海娜植物及土壤中的镉、铜、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 海娜植物和土壤中4 种元素的含量不高, 样品回收率在95 .8 % ~ 101 .3% , RSD 均小于2% 。结论: 实验方法快速、准确可靠, 是测定植物及土壤中重金属等微量元素含量的有效方法。 ...
云南会泽铅锌矿污染导致小麦种子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摘要 在经铅锌矿废水灌溉约50年的农田中种植24个长豇豆品种,测定植物体内的Pb、Zn、Cd在根、茎、叶及果实中的含量。结果表明,Cd在长豇豆根、茎、叶及果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2、0.425、1.051mg•kg-1和0.011mg•kg-1;Pb则分别是92.53、979、3308mg•kg-1和0.120mg•kg-1;Zn分别是130...
摘要通过作物盆栽模拟试验(砂壤质褐土、pH值8.2)揭示:土壤中分别施入镉(CdCl2)、铅[Pb(CH3COO)2]或锌(ZnSO4)其影响表现为,植物各器官镉的含量超过对照植物的数倍至500倍。土壤镉浓度<5ppm和<10ppm分别造成某些蔬菜和水稻的污染。铅主要积累在植物根部,土壤铅污染对作物的影响较小。锌主要积累在植物叶片和根部,对水稻产生生长抑制的土壤锌浓度临界值不大于200ppm,此浓...
专著信息 书名 铅锌银尾矿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作者 滕应,黄昌勇,骆永明,龙健,姚槐应 第一作者单位 出版社 土壤学报.41(1).113-119, 2004.1 出版地 出版日期 2004年 1月 日 标准书号 介质类型 页数 字数 开本 相关项目 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稳定性恢复研究
专著信息 书名 天台铅锌矿区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等几种草本植物的重金属耐性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作者 龙健,黄昌勇,滕应,姚槐应 第一作者单位 出版社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9(3).226-229,2003 出版地 出版日期 2003年 月 日 标准书号 介质类型 页数 字数 开本 相关项目 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稳定性恢复研究
期刊信息 篇名 营养杯对长喙田菁在酸化铅锌尾矿上的生长、固氮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撰写 作者 简曙光,简伟军,杨中艺 第一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刊物名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页面 11(3): 34-40 出版日期 2003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长喙田菁茎瘤共生固氮体系的重金属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用实验室培养法研究了不同镉、铅和锌化合物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影响。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减少的Cd、Pb和Zn(均为氯化物 )临界土壤含量水平分别为 30、4 50和 2 0 0mg/kg。以醋酸盐形式加入土壤中的Cd、Pb和Zn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比氯化物有更大的毒性 ,可能与其较高的溶解度有关。不管施用何种化合物 ,Cd、Pb和Zn对微生物量的相对毒性依次为 :Cd >Zn >Pb。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