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Science相关记录1186条 . 查询时间(0.265 秒)
林野-城市交界域(wildland urban interface,以下简称WUI)是指城市区域与野生植被区域的交界地带。WUI中的人-火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野火直接威胁到WUI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PM2.5则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增加引燃物、及时扑灭小型野火等多种方式塑造野火动态。WUI区域标示了野火能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地区,了解WUI的分布与变化对评估...
南京大学朱嘉教授、陈骏院士与合作者在盐湖锂资源绿色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工作通过仿生盐土植物的“选择性吸收-储存-释放”机制,成功开发界面光热盐湖提锂技术。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破坏性改造不容忽视。目前有很多研究发现人类活动是重要的滑坡影响因素,但是在大型流域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滑坡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对此,本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土地覆盖数据,构建了人类活动强度指标(Human activity intensity index,HAII),使用回归分析和优势分析(Dominance analysis)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强度、降雨量、到河流距离、到断层...
2024年9月20日,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彭锋教授课题组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IF=33.6)发表了题为“Natural polysaccharide-based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 Design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
2024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简称“大气所”)苏杭研究员课题组发表题为《Smoke-charged vortex doubles hemispheric aerosol in the middle stratosphere and buffers ozone depletion》的论文,通过先进的数值模拟和卫星观测揭示了野火影响平流层臭氧损耗的新机制。
近日,交通学院岩土工程学科缪林昌教授课题组在利用生物矿化技术控制沙尘暴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生物矿化技术降低和控制沙尘暴的危害”(Biomineralization for Reducing and Controlling Sand-Dust Storms)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缪林昌为第一作者以及唯一通讯作者,东南大学为唯一署名...
陆面过程模型是模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工具,可用于评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碳循环的影响,为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磷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是影响陆地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磷循环的模型表达是陆面过程模型研发的热点之一,但是相关模拟结果尚未得到检验,由此导致预测陆地碳汇相应气候变化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汞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其可以通过大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输。当大气中的汞与颗粒物结合时,会形成颗粒结合态汞(PBM)。PBM能够跨区域传输和快速沉降,从而对全球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中国的汞排放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对中国PBM的时空分布、长期趋势和迁移转化规律尚不明确。
高性能纤维在空间碎片撞击、冲击防护等高应变率场景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碳纳米管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纤维的理想组装基元之一。受限于纤维组装结构的问题,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仍远低于其理想强度,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北京时间2024年6月7日,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富才教授团队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上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ing fatigue-resistant ferroelectrics using interlayer sliding switching”最新研究成果。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刘富才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光电科学与工...
地壳的中深层和深层蕴藏着巨量的地热资源,足以满足人类数千年的用能需求。然而,有效可靠的开发技术缺乏,阻碍了该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传统的“取水用热”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可能导致二次环境问题,容易引发地下水位降低、地表沉降、管道/设备腐蚀结垢及地面环境污染等问题;用于开发干热岩热能的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推进缓慢,人工造储、井下井间连通困难和易于诱发地震等问题一直未能获得有效解决。2024年来,重力热...
浙江大学环境过程研究所博士后丰睿在Science期刊先后发表Environmental risks and infertility in China和China’s plan to comba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两篇Letter。
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生物质材料,纳米纤维素具有力学、物理、化学和热学等多方面优异特性,丰富的氢键网络和非共价界面赋予其极大的可设计性,如何通过合理的微结构设计实现纳米纤维素序构材料兼顾优异力学和功能性是纤维素材料实际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自然界中,生物结构材料拥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组合,这主要源于其精细的“材料基元+界面+序构”多层级架构,为人类设计和创制先进微纳结构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基于纳米纤...
2024年3月22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宋永永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题为“Renewables’impacts on ecosystems in China”(中国可再生能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Letter文章。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2024年3月5日公布了2022年年度审稿人奖,从近7350名审稿人中评选出了8位超级审稿人奖(Super Reviewer Award)。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祝凌燕教授荣获此殊荣,祝贺祝院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