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物理学 酶”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352 秒)
吗啡是临床上最有效和使用最广泛的镇痛剂,但吗啡镇痛耐受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阐释清楚。GSNOR由ADH5基因编码,是乙醇脱氢酶(ADH)家族中的成员,可以调控多种蛋白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畅团队合作,针对GSNOR靶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发现GSNOR分别通过调控重要靶蛋白TBK1和CDK5的S-亚硝...
研究发现天然抗氧化纳米酶并证明其生理学功能
纳米酶 氧化纳 生理学
2024/1/12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和研究员范克龙团队在天然纳米酶—抗氧化功能及催化机制解析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2024年1月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1106组)李国辉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杨巍维研究员团队、广州大学王雄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全林教授等合作,揭示了代谢酶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能够行使蛋白磷酸酶的功能,并证明了FBP1介导的IκBα去磷酸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到关...
张宏课题组发现TFEB凝聚体的物理性质调控自噬-溶酶体通路活性(图)
生物凝聚体 转录因子 溶酶体 液态凝聚体
2022/9/15
2022年3月1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在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aterial properties of phase-separated TFEB condensates regulate the 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发展生物物理交叉的技术方法,定量分析了转录因子TFEB通过相分离...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晓晨研究员分享溶酶体相关研究(图)
溶酶体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王晓晨研究员 秀丽隐杆线虫
2022/9/21
2021年4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晨研究员作了题为“Lysosomal Degradation: Functions and Regulation”的学术报告,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分享了课题组对于溶酶体研究的相关内容。报告主要讲述了吞噬小体、溶酶体在细胞内调节物质的降解和循环以维持代谢平衡和细胞稳态的过程和功能。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祁斌主持本次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宣成昊教授课题组《Cell Death Differ》揭示JMJD6以不依赖于其酶活性的方式调控DNA损伤应答的分子机制
天津医科大学 宣成昊 教授 Cell Death Differ JMJD6 不依赖 酶活性 DNA 损伤应答 分子机制
2019/10/24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宣成昊教授课题组最近报道了JMJD6以不依赖于其酶活性的方式调控DNA损伤应答,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7月发表在《Cell Death Differ》(2018年影响因子8.086,5年影响因子8.309),题目为“JMJD6 modulates DNA damage response through downregulating H4K16ac independently...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发现了白浅灰链霉菌产生的三类生物碱的新颖化学结构及其药学活性,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and Non-enzymatic Transformation of Three Types of Alkaloids from 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 MGR072 and Discovery of Inhibitors of Indole...
2019年8月26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校留学人员联谊会2019年第17期午间学术沙龙活动在图书馆209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段德民研究员到会作报告,题为“纳米酶新技术研究及展望”。校长陈启军教授主持沙龙活动。段德民研究员在纳米新材料研制及其生物学与环境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和系统性研究成果,现兼任公安部物证中心专家、北京市科委专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和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单原子纳米酶的设计及应用(图)
单原子 纳米酶 仿生设计
2019/2/25
2019年01月29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单原子纳米酶仿生设计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工作有助于理解纳米酶的催化机理,并促进纳米酶在生物催化领域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蚯蚓蛋白酶有望用于乙肝防治
科学院 生物物理所 蚯蚓蛋白酶 乙肝防治
2018/12/24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赫荣乔研究了蚓激酶同工酶(LKI)在抗乙型肝炎方面的作用时,观察到其中一个同工酶,针对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eAg)具有较高的活性。研究人员称该同工酶为乙肝核心抗原蛋白酶(以下简称HBeAgase),其降解位点在HBeAg分子与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线性表位上,同时也能够降低肝癌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eAg。该工作发表在《中国生命科学》上。
2018年11月5日,《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期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题为A genetically encoded photosensitizer protein facilitates the rational design of a miniatur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ing enzyme 的研究文章。文中报道了...
2018年8月9日,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课题组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张志国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Multisite substrate recognition in Asf1-dependent acetylation of histone H3K56 by Rtt109”。该工作利用上海光源晶体学线站(BL17U1、BL18U1、BL19U1)解析了真菌特有的组蛋白乙...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揭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调节的新机制(图)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组蛋白 乙酰转移 酶活性 调节机制
2018/8/10
2018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课题组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张志国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以Multisite substrate recognition in Asf1-dependent acetylation of histone H3K56 by Rtt109为题,发表在Cell上。该工作通过解析真菌特有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Rtt109与活性调节因子Asf1以及底物H3-H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纳米酶标准化研究中获进展(图)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纳米酶 标准化
2018/7/5
2018年7月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Nature Protocols 报道了纳米酶活性标准化,首次定义了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单位(Nanozyme unit, U),即: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每分钟内催化1 μ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纳米酶量为1 U,纳米酶的比活性(specific activity,U/mg),即定义为每单位质量的纳米酶单位数,并严格规定了纳米酶的比活检测条件...
第十三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
第十三届 全国酶学 讨论会
2017/6/21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定于2017年8月18-2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在国内外酶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也为活跃在本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本次学术会议设五个专题,会议规模约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