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NATURE”相关记录494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南京大学黄小强团队《Nature》:推动光酶领域到复杂多组分转化(图)
光酶 多组分转化 黄小强 南京大学
2024/12/2
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是生物圈与大气之间最大的碳通量,理解GPP的水分响应是准确预测气候变化-碳循环反馈关系的关键。目前的地球系统模型通常基于土壤水分的经验函数(β)来表征GPP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因为土壤水分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限制因子。其中,β取值范围为0到1,β = 1表示无土壤水分胁迫下的最大光合速率。然而,近期的观测研究发现土壤水分过高也会对GPP产生抑制作用。这说...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吸收近1/4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在减缓全球变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的持续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CO2吸收能力受到了极大挑战。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持续时间较长的单一极端事件或单一地区的定量评估工作,缺乏对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事件的长期趋势对陆地生态系统吸碳与排碳等环节,以及高温极端条件下水热条件转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影响的全面揭...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提升森林碳汇增量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过去几十年的规模化造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因缺乏有效规划存在诸多失败的案例。我国当前面临着强烈的人地矛盾和耕林博弈问题,能够用来大规模造林增汇的剩余空间极其有限。此外,我国乔木林整体较为稀疏,低密度与低郁闭度稀疏森林占比过高影响了森林实际碳汇规模。现有的造林潜力评估方法主要强调规模化造林的潜...
树种多样性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尤其作为重要碳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三十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导致了区域间的森林动态失衡(如生长或死亡),全球森林面积经历了显著变化,但大尺度上森林树种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仍不清楚。
干旱和放牧压力增加等全球变化显著影响陆地系统的植物表型多样性,目前对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植物特性之间的协变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塑造植物表型多样性的研究缺乏。在欧洲研究委员会支持下,由法国Nicolas Gross研究员和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Fernando Maestre教授等全球100多位科学家,通过研究全球六大洲、25个国家的98个旱区样地。发现旱区是全球植物表型多样性的重要区域,这一发现挑战了...
2024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卓君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题为“Degradable living plastics programmed by engineered spores”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编辑并产生具备极端环境耐受能力的孢子,使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泌塑料降解酶;并通过塑料加工方法(高温、高压或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牛书丽课题组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上发表关于生态系统呼吸温度响应的综述(图)
牛书丽 生态系统 呼吸 群落
2024/8/8
生态系统呼吸(ER)是生物圈与大气之间最大的碳通量之一,研究ER的温度响应是准确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以及气候变化的关键。目前陆面模型普遍认为ER随温度升高持续增加,甚至预测在本世纪末陆地生态系统呼吸所排放的CO2通量将超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从而使陆地生物圈从全球碳汇(净吸收)变成碳源(净排放)。然而近期的观测研究发现ER广泛存在最适温,即ER的温度响应是单峰型而非传统认知上的指数型,当温度超...
林学院青年教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图)
植物 环境 进化 历史
2024/8/21
2024年7月2日,林学院青年教师田地及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Environmental versus phylogenetic controls on leaf 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concentrations in vascular plants”的研究论文,在维管植物叶片氮磷计量特征宏观格局驱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田...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陈启军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发布人兽共患寄生虫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图)
陈启军教授 人兽共患 寄生虫 宿主 免疫应答抑制 分子机制
2024/9/24
近日,陈启军教授团队在人兽共患寄生虫免疫逃避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其成果发表于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其龙和吕坤莹、姜宁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启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微生物菌群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自然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往往不是由单一菌株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微生物菌群通过代谢互作来实现。因此,基于微生物菌群内相互作用关系的合成微生物群落,相比单一菌株,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在工业、健康和环境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这些菌群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其内在互作机制难以解析,且菌群代谢互作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万建民院士团队“OsSRF8 interacts with OsINP1 and OsDAF1 to regulate pollen aperture formation in rice”(图)
万建民 分子机制 基因 遗传
2024/6/11
2024年5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OsSRF8 interacts with OsINP1 and OsDAF1 to regulate pollen aperture forma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OsINP1-OsSRF8-OsDAF1分子模块调控水稻花粉萌发孔形成的分子机制。
2024年5月22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艳实验室与浙江大学生研院朱永群实验室、北京大学刘小云实验室合作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egionella effector LnaB is a phosphoryl-AMPylase that impairs phosphosignalling”的文章,发现了一类广泛存在于病原菌中新型的LnaB家族磷酰基单磷酸腺苷酸化酶效应蛋白,揭示...
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在气候变暖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然而,由于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生态系统功能改变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气候变暖引起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确。群落加权的植物功能性状可以为我们全面理解植物群落和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提供重要的依据,因为植物功能性状直接反映了植物的生态策略,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