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伦理学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东方伦理思想史 西方伦理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 职业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教育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 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伦理学相关记录4448条 . 查询时间(2.5 秒)
元伦理学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取得显著进展,但也催生了许多相互冲突的理论流派。以往研究侧重于从论证角度理解和解决理论分歧,较少关注直觉在理论辩护中的作用。关于直觉首先需要澄清两个问题。其一,人们更重视的是哪些核心直觉,体现科学主义精神的直觉,还是反映反道德虚无主义的直觉?其二,直觉在理论辩护中发挥何种功能,它为理论提供结论性辩护、初定辩护还是初步辩护?研究者在元伦理学早期普遍认为直觉提供的是结论性辩护...
《民法的伦理分析》一书作为西南政法大学建校50周年的“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之一,由法律出版社于2003年首次出版,并于2012年再版发行。后该书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其繁体字本于2005年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在我国台湾地区公开出版发行;并于2018年由享誉世界的著名民法学家,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名古屋学院加藤雅信教授作序,由上海大学法学院崔文玉教授主译,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王...
摘要:道德生物增强是一项旨在通过生物医疗干预来增强人类道德的倡议,其主要倡导者认为道德增强可以通过以生物手段提高人们的同情心或共情能力来实现。尽管利他主义和道德都可以被认为具有进化来源,但它们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本质上不同的功能,正是这个事实使得人类道德生活变得极为复杂,而道德的内容也会随着环境条件和社会交往的本质而发生变化。因此,如此设想的道德增强倡议在经验层面和规范层面上都存在严重问题,不仅不具有...
2024年10月21日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4版)》显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学术影响力再次大幅上升。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在604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11位,影响力指数CI值排名23位,较2023年分别上升14和11个位次。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分别为5.608和3.159,较2023年增幅分别达到40.73%和30.27%...
路丙辉,男,1968年10月出生,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汉族,中共党员,学历为博士研究生。
亲密关系的模式比较是中西文化的社会关系比较的核心问题。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提出了“情感”与“工具”的“混合性”问题,与其后泽利泽关于“亲密关系的购买”研究的问题取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黄光国在其模型中提及的“需求法则”相当程度上被后续研究忽略了。以家庭主义血缘和拟血缘为中心的“深度感情关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需求法则”的研究传统。三者的比较,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亲密关系模式的突出差异。个体主...
近年来,学术界开始重新理解中国文明中的“家”。这是因为,在晚清民初,随着中国的现代转型,家国结构、人伦关系、家庭道德全面解体、重组。而经历百年之后,中国文明传统中的“家”最基本的要素,即以父子、夫妇为基础的家庭模式与以孝为基础的家庭道德,在现代中国仍然是支配性的。当代学术研究“家”与“孝”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出发,讨论“家哲学”;二是从传统经典出发,理解中国人伦关系、家庭关...
张载“乾父坤母”说以乾坤为义理的来源称父母,历来引发诸多争议。这一说法区分天地父母和生身父母,是对隋唐佛道教父母观的一种扬弃。在儒家传统中,程颐“理一分殊”和王夫之“天亲合一”两种思想模式对张载“乾父坤母”说的诠释最具有代表性,二者分别从横贯和纵贯方面说明乾坤和父母的内在一致性,以消除形而上的乾坤凌驾形而下父母的理论倾向,具有一定的解释效力,并形成了新的思想传统。但这两种学说囿于自身的理论框架,与...
据悉,近日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张能副教授的著作《德勒兹伦理思想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22万字。该书是作者2017年国家社会基金青年项目的结项成果,并且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德勒兹伦理思想的著作。该书深入追踪德勒兹思想的道路,特别对德勒兹伦理思想作了一种类似“体系化”的清理和重构,借此来澄清德勒兹伦理致思的思想主题——欲望伦理、块茎生态伦理、游牧伦理与内在性伦理等,揭示了德勒兹超越西...
20世纪中叶以降,伦理学界围绕美德伦理学相关议题涌现出一大批重要著作,产生了一系列激烈交锋,构成了一场真实的现代思想运动。其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最初批判现代道德哲学的律法化倾向、阐释美德概念的基本特征与意义,到诉诸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等古代伦理资源、论证美德概念的主要内涵和历史,再到有意识地改造或扬弃古代理论、主动回应现代伦理生活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创制具有现代气质和特点的美德伦理学体系。因...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立项名单,全国共有255个项目入选,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沈壮娟教授负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伦理问题研究》项目成功获批立项。
马华灵,1982年生于浙江临海,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2010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5年),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主要学术兴趣是西方政治思想史。 学术著作
医学图像分割是精准医疗的关键处理步骤,但不同医疗设备和成像条件下的图像分布差异给图像分割带来了巨大挑战,虽然有监督的域自适应方法可以缓解模型在目标域上的性能损失,但是在医学图像领域获取高质量且准确的标注信息通常是昂贵、耗时和繁琐的过程。
王润玲(1972-),女,博士,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河南固始人,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