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技术 >>> 考古发掘 考古修复 考古年代测定 考古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考古技术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1.859 秒)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硅酸盐质文物的粘接修复方法。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文物除盐井。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可移动文物急救装备。
随着基因组数据的涌现以及形态学数据的积累,综合利用分子序列和形态性状进行整合的数据分析逐渐成为演化生物学尤其是系统学研究的热点。整合多方面的数据比单独依赖化石信息或分子数据,能够得到更可靠的统计推断结果,从而对探讨诸多演化生物学问题具有基础重要性。由于模型的复杂性,合理运用整合分析并在模型和方法上有所突破是当前领域的难点。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文物熏蒸工艺
甘肃临夏盆地内含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是研究新生代哺乳动物演化的理想地区。同时,盆地还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演化和气候变化等信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将古生物学与地层年代学相结合,建立临夏盆地最新生物-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在新的年代框架下,哺乳动物演化与盆地构造和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Palaeogeography, Pala...
2022年3月17日,为加快推进应县木塔危险性研究和提出科学可行修复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召开了应县木塔保护项目专家咨询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副院长许言、乔云飞、教授级高工张之平、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李永革、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研究馆员韩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关建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和周海宾、清华大学教授刘畅和丛鹏、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
现代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是近30多年的学术热点。通过颜料使用、艺术创作与复合工具等“现代行为要素”追溯早期现代人群的形成、扩散、交流与“行为现代性”的发端与演变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中国、东亚缺乏这类考古遗存,被作为现代人群在东亚形成的时间晚于旧大陆西部的推论基础。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有关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出土的颜料使用和复合工具的研究成果,有望彻底改变传统的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和长江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文物局正式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长江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纲要》编制工作。2022年1月10日上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长江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纲要》编制项目专题工作会议。各部门(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许言副院长、乔云飞副院长分别发言,李六三院长做总结讲话。会议由解冰书记主持。解冰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情况...
2021年12月1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大学联合主办,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承办,湖南银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全国文物藏品保护与修复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本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家文物局、山东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关内容精神,提高馆藏文物保护修...
2021年11月15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召开“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录入系统”全国线上培训会。国家文物局有关处室、项目组成员,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的近300人通过腾讯会议方式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所副所长、项目负责人丁燕主持。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资源管理处聂政介绍了“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录入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