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语言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语言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53条 . 查询时间(2.144 秒)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英语系陈建华副教授。
刘荣荣,韩国首尔大学国语国文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1年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杨黎黎,女,九三学社,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挪威卑尔根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苏州大学微专业“语言智能与认知研究”负责人。出版专著《汉语情态助动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在《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语文研究》《中国语言战略研究》、Names等SSCI和CSSCI发表...
欧阳晓芳,湖南平江人,武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员、湖北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基地成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语言学、语情观测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五篇英文论文被EI、CPCI等全文检索。独立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提交咨询报告7...
田源,女,文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现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机构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语情》刊物执行主编之一;兼任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基地研究员。2014年入选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并被聘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
李颖,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北欧研究中心主任、芬兰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芬兰语言文化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翻译工作。 重点研究领域:北欧及芬兰国别区域研究(国际关系、历史、文化、教育等)、文化交流以及跨文化研究,发表CSSCI及各类论文十多篇,包括《定位理论与芬兰国家形象构建》 、《从“101本书“中阅读百年芬兰》、《芬兰文学概览》(2016,2017)、《传教士与...
史以一,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副教授,合肥师范学院“双能型”教师,合肥市中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用学、批评语言学。主持省级课题三项、校级课题一项,参与部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二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商务英语系列教材三部。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取得三类教学效果一项。
莫妮娜,女,副教授/博士,2016年获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任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基地专职研究员、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专任教师。2012-2014年,美国普渡大学(University of Purdue)访问学者,师从该校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Victor Raskin,从事计算语言学与神经语言学的学习和研究工作。2017-2018年,西南大学...
陈道明,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学术团体职务: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译协副会长。曾兼任学术团体职务:中国翻译协会理事(2004-2009),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2002-2015)。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学。学术专著:《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实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周幼华,男,1965年12月出生,安徽肥东人,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等;主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教学法、综合英语、博士生英语听说、对外汉语教学等。
历时构式语法框架下结合宏事件理论管窥“XP到C”构式层级网络的演化过程,发现:(1)基于语言实际使用情况,“XP到C”构式网络承继两个子图式构式“VP到C”及“AP到C”;(2)“XP到C”构式在历时演化中不是单向线性发展,而是宏观构式层级网络的演变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两次构式化及四个时期的构式演变关系;(3)宏观构式层现网络中由词汇构式“到”向“AP到C”构式的两次构式化过程分别受事件融合和构式压...
在语用层面,DuBois提出了“共鸣原则”。汉语充斥着平行结构,偏爱共鸣原则。究其原因,在普遍因素方面,主要源于语言的体验性和象似性,会话的“概念协议/合作”和启动效应,以及人类心理、认知和本能中的对称倾向;在汉文化的独特因素方面,语言内动因包括汉语的词法、句法特性,以及平行结构的语用经济性,语言外动因包括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和认知思维方式、审美观等等。这些结论进一步证明了“共鸣原则”的适用性,并解释...
时至今日,全球华语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犹有所待,因此应该而且必须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加深。“拓展”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前者主要指覆盖区域与覆盖内容的扩大,而后者则包括相对宏观的对全球华语起源与形成及其扩展分布路径等的考察,以及比较微观的对具体语言项目的显、隐以及发展变化的描写;“加深”则涉及“理论”与“事实”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华语及其研究理论基础的确定与深化、相关理论的应用、建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