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化学 协同相关记录123条 . 查询时间(0.171 秒)
近日,经企业评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核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2020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袁申富老师申报的2项新工科项目“生物质热解气化制燃料和化学品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高温高压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虚拟仿真实训”获批立项。
近日,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郑平研究员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受邀在Trends Biotechnol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的前沿综述,提出了整合木质素降解和有毒碳一副产物利用的新思路。该文章首先总结了木质素降解过程中甲醇、甲醛等有毒碳一副产物的产生过程,随后进一步分析了如何使用空间分隔、底物通道、人工途径、动态调控等策略实现木质素降解和有毒碳一副产物的协同利用,文章最后展望了整合木...
近日,张大煜学院石磊特聘研究员课题组在可见光与过渡金属钛协同催化方向取得原创性进展,研究成果“Photocatalytic Generation ofπ‐allyltitanium Complexes via Radical Intermediates”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IF=12.5),相关成果“Visible-light-driven spirocyc...
近日,我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王晓东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合作,在单原子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Ir1/FeOx单原子催化剂上Ir单原子与临近载体Fe位之间存在“双金属活性位”的协同催化过程。2011年,“单原子催化(SAC)”概念被提出后(Nat. Chem., 2011, 3, 634),科研人员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单原子中心与其周围载体原子间的化学键和电子结构,为设计、合...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林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勇团队合作,发现胺诱导Au(I)-Cu(I)双金属聚合物解聚的行为,利用现代表征技术发现[Au(NHC)2][CuI2]双金属聚合物解聚过程中,Cu促进了胺与[Au(NHC)2]+的配体交换行为,而且在解聚过程中Cu体现出可逆氧化还原行为,Cu(I) → Cu(II) → Cu(I)。受此启发,通...
醛的烯丙基化是构建C-C键合成高烯丙基醇的重要方法。传统合成方法需要烯丙基金属试剂,具有成本高和步骤多等问题。金属铱或钌催化的醇和1,3-二烯的借氢偶联是很好的解决方法之一。金属镍催化的醛与1,3-丁二烯的还原偶联反应,得到的全部是线性区域选择性的烯丙基化或高烯丙基化产物。然而,目前镍催化的该类反应多数需要有毒和易燃的有机金属试剂(Et2Zn/Et3B)或硅烷作为还原剂,尚未有支链选择性产物的报道...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组(05T6组)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二维硫化钼(MoS2)限域铑原子的距离协同效应,利用铑单原子之间的距离来调控二维MoS2面内硫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从而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HER)性能。该工作为深入认识二维MoS2限域单原子的催化活性调控机制以及设计新型高效电解水析氢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我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刘晓艳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在光热协同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采用Pt/TiO2-WO3催化氧化丙烷,在低温和高浓度氧气条件下,光热协同催化的活性远远高于单独的光催化和热催化的活性。
龚磊课题组在可见光/廉价金属协同催化区域、立体选择性C(sp3)–H官能团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结果“Photocatalytic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C(sp3)–H functionalization of benzylic and allylic hydrocarbons as well as unactivated alkanes”于近日发表于《自然 ...
近日,由郑州大学、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与智能调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评审会在郑州大学召开。评审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教授,殷瑞钰院士、何季麟院士、邱冠周院士、桂卫华院士、潘复生院士等评审专家组成员,轻冶股份董事长梁学民,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红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屈凌波出席,相关单位负...
利用协同催化实现单催化所不能或者难以触发的惰性键活化与偶联反应已经成为化学领域一种非常强大的合成策略。然而协同作用的本质却鲜为人知,这极大限制了协同催化剂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近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我校化学学院的关威副教授和苏忠民教授团队在均相协同催化反应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