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矿山综合利用工程”相关记录119条 . 查询时间(1.759 秒)
喷射混凝土在气膜薄壳储煤仓中的应用
气膜薄壳储煤仓 喷射混凝土 施工工艺 抗压强度
2019/11/19
以江苏徐州大屯热电厂气膜薄壳储煤仓工程为例,对喷混凝土在气膜薄壳储煤仓中的施工工艺及喷射时注意事项进行了回顾,并对主体结构沿高度和结构层厚度方向不同部位选取了45个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喷射混凝土养护龄期满后抗压强度最大值为56.4MPa,最小值为30.7MPa,平均值为40.5MPa,可满足规范设计要求。说明了气膜薄壳储煤仓建设中应用喷射混凝土法可在保证...
基于分子质量的煤沥青芳香分组成结构表征
煤沥青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分子识别 结构表征
2019/1/17
为获得分子水平上煤沥青中芳烃结构组成,采用超高分辨率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等分析手段,对煤沥青芳香分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正离子ESI 模式下,在样品中共鉴定出12 类不同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是芳烃类、N1 和O1 类化合物。根据各类化合物的DBE、碳数分布情况及分子量可知,芳烃化合物主要是5 个碳环和6 个碳环的稠环芳烃,且煤沥青中存在带有...
为了探讨溶剂萃取过程中不同煤级煤的小分子化合物溶出行为及其机制,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对褐煤、长焰煤、肥煤、贫煤和无烟煤进行了分次索氏萃取,借助于柱层析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不同分馏时间段各类煤的萃取率、族组成和化学组成的差异及其实质。结果表明:煤的萃取过程可划分为2 个阶段,其中第I 阶段萃取速率远大于第II 阶段;相比于第I 阶段,第II 阶段的萃取物中烃类含量较...
含瓦斯煤锤击破坏HJC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含瓦斯煤 HJC 本构 冲击破坏 数值模拟
2019/1/23
确定含瓦斯煤动态本构关系是认识煤岩动力灾害机理的基础。结合煤吸附瓦斯的“ 变形效应”特征和Mohr-Coulomb 强度理论,理论分析并量化了吸附态和游离态瓦斯对煤体强度的弱化作用,提出的“静态损伤变量法”确定了含瓦斯煤HJC 本构模型的主要参数并开展含瓦斯煤落锤冲击破环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① 相同的冲击速度下,含瓦斯煤样与普通煤样的破坏形式明显不同,前者破坏程度更严重。② 相同瓦斯压力下,...
煤液化条件下铁系催化剂的相变
煤直接液化 铁系催化剂 相变
2018/6/6
为研究煤液化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和活性相调控原理,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饱和磁化强度及SEM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Fe2O3在煤液化条件下的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煤液化产物四氢呋喃不溶物样品中鉴别出部分Fe2O3残留且未发现FeS2,可知体系中S元素不足;因H元素充足,部分Fe2O3被还原为Fe3O4。温度条件实验结果显示:400 ℃时,Fe2O3已被硫化生成两种晶形的Fe7S8(单斜晶系和三方晶系),...
微波吸收剂对褐煤微波提质的影响规律
褐煤 微波干燥 微波吸收剂 提质技术
2018/6/6
褐煤微波辐照过程中,仅有煤中的水分和微量物组分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强,如果在微波辐照过程中添加吸收微波能力强的微波吸收剂,可以加强褐煤微波提质过程。以褐煤半焦和活性炭为微波吸收剂,运用微波干燥试验设备,对锡林郭勒褐煤进行了微波干燥脱水试验研究,分析了微波场中吸收剂对褐煤水分脱除的影响规律,探索了吸收剂对微波提质褐煤的理化特性的提升机理。结果表明:加入微波吸收剂后的微波提质过程依然遵循微波脱水提质的预热...
浮选矿浆中离子的种类与浓度直接影响着矿物颗粒和气泡的表面电位,进而支配着浮选矿化过程。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入手,通过DLVO理论探究了不同电解质对煤粒和油泡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的影响,结合其在不同电解质条件下诱导时间的差异,最终通过相应条件下的油泡浮选试验来证实电解质对低阶煤-油泡浮选矿化黏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aCl和CaCl2两种电解质,随其浓度的增大,煤粒和油泡表面电位的负值均不断减...
低温热解对低阶煤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机制及半焦可浮性分析
热解转化 低阶煤 疏水性 浮选
2018/6/6
低阶煤泥表面疏水性差,难以通过常规浮选实现高效分选提质。此外,低阶煤与氧气反应活性高,易发生自燃,但由于煤层或煤堆内部氧气含量低,其主要还是以受高温烘烤作用(类似于低温热解环境氛围)为主,而低温热解转化已逐渐成为低阶煤高效利用的途径之一。因此,探究低温热解对低阶煤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并揭示热解固体产物半焦的可浮性变化规律,对低阶煤的高效合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以不黏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TGA...
不同煤阶煤体吸附储存CO2膨胀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煤阶 吸附 超临界CO2 膨胀变形
2018/6/6
利用自主研发的气体等温吸附装置并辅以TST3827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针对4种不同煤阶的煤样试件,在恒定温度(50 ℃)不同吸附压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煤阶煤样CO2吸附特性及煤样的吸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煤体CO2吸附量与煤阶密切相关,在相同的吸附压力条件下,CO2吸附量随着煤阶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煤阶煤样的等温吸附曲线类似,煤样的CO2过剩吸附量随吸附压力变化曲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在8 M...
为研究堆积褐煤自燃特性,通过开放式恒温实验获得不同体积立方体褐煤(边长分别为0.05,0.1,0.15和0.25 m)内部升温曲线、临界自燃着火点温度(Tc)和表观活化能等特征参数。基于等效氧化暴露时间(EOET)理论,针对实验条件建立均质多孔介质的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从而掌握了实验无法获得的温度场、氧浓度场和渗流场的动态分布。通过实验将褐煤升温过程划分为4个阶...
浸水过程对长焰煤自燃特性的影响
长焰煤 浸水 煤自燃 特征参数
2018/6/6
为揭示长期浸水长焰煤的自燃特性及影响机制,实验研究了长焰煤原始煤样和长期浸水风干煤样的低温氧化特性,分析了长期浸水对煤微观结构、氧化升温过程及活化能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被水浸泡煤样的表面孔隙结构更发达,平均孔径、介孔孔容和微孔孔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同时,浸水煤样表面的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会溶解在水中,煤中自由基浓度增加,基团分布与原煤相比存在明显变化;与原煤样相比,经过90,180...
从重大科学发现对能源科技发展重大促进作用的视角,研究煤炭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与技术演进趋势,提出了煤炭开发利用一体化、矿井建设与地下空间利用一体化、煤基多元清洁能源协同开发和煤炭洁净低碳高效利用四大煤炭革命理念;提出了近零生态损害的科学开采、近零排放的清洁低碳利用、矿井建设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利用、深部原位流态化开采四大领域的全产业链煤炭技术革命路线图。结合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现状、资源空间分布以及能源结...
通过改变煤水布置方式,分别对霍林河褐煤进行同参数下液态水热提质和蒸汽水热提质处理,考察不同水热提质方法对褐煤理化结构和水分复吸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水热处理与液态水热处理的脱水、提质效果相似,但前者能有效降低有机组分损失,提高褐煤产率。随温度升高,两种水热提质煤孔隙结构均呈现先增长后减小趋势,但蒸汽水热提质煤孔结构在250 ℃以后才发生明显下降。随温度升高,水分形态对含氧官能团脱除的影响逐...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4种典型煤种的煤块进行单轴压缩破碎实验,并用高速摄像仪记录破碎过程中煤块表面结构演化的图像,对破碎特性和细观力学特性演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应力载荷下煤块呈现出以沿纵向主裂隙劈裂破坏为主的组合破坏形式。同煤种煤块的力学特性呈现出较明显的各向异性,这是由于煤块内部孔隙、裂隙等缺陷分布的不均匀性;不同煤种之间表现出整体差异性,受煤种组分、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变质程度等内在因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