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音乐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309条 . 查询时间(4.179 秒)
王世光:《长江之歌》贵在真诚(图)
王世光《长江之歌》真诚
2021/11/1
2021年3月26日和27日,中央歌剧院歌剧《马可·波罗》在天桥剧场上演。虽不是新作,但这部历经了三十年考验的舞台经典依然打动人心。谢幕时,一位老者被大家簇拥至舞台中央接受掌声,他正是80岁的著名作曲家、原中央歌剧院院长王世光。王世光更为普通观众熟知的角色,是《长江之歌》的曲作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这首歌曲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了时代的记忆。音乐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下,想得到观众的认可很难,成为经典更难...
面对音乐现象——音乐美学如何是?
音乐现象 美学
2021/5/24
之所以用“音乐现象”概念而不用“音乐作品”概念并非为了出奇,而是因为“音乐现象”概念的所指大于“音乐作品”。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可以被称为“音乐现象”;而“音乐作品”则是一个特指概念,它被限定在一个特殊的音乐环境之中,即艺术音乐现象。
中国古代乐论的风雅取向
“风雅”精神 《礼记·乐记》 乐 古代艺术
2022/3/8
《周礼·春官·大师》中记载大师的职责是“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大师作为周代的重要乐官,负责向瞽蒙传授六种诗歌表现方式或六种演诗技能,其中最早出现了风、雅的内容,而且它们以道德为根本,以音律为外在形式。在《诗经》中,风与雅变成了文体概念,这与我们今天的认识已经十分接近了。
近代以来,中国民谣的发展步入“高速期”,参与主体、内容形式、功能作用等方面相较之前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追溯历史,20世纪初的新音乐运动(1912年)和歌谣运动(1918年)给现代民谣的风格奠定了基调,1912年到1937年民谣的两次转型使得民谣参与主体的范围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民谣进行了更新。全面抗战爆发后,“集体意识”和“革命元素”逐渐融入民谣创作过程中。20世纪30年代末到70年代末,...
西方小说的“音乐性”再审视
“音乐性” 音乐小说 西方小说
2022/3/8
如今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界新潮流。然而,由于有些概念自身具有滑动性,在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时候,概念框架的缺失、模糊之处需引起重视。文学作品的“音乐性”便是其中一个例子。目前文学批评领域对文学作品“音乐性”的研究普遍局限于将音乐性简单地与音乐或者音乐特点相提并论,从而忽略了某种音乐类型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经历的文化意义的变迁,这些实则也是“音乐性”的构成因素。本文拟以西方小说为例,对西方文学作品的音乐性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伦理价值元素,随着社会演进而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伴随社会进步而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适应时代的需求同时表现出思想引领力。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善与美的艺术形式,伴随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自我完善,不仅给予创造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以艺术美的体验,还通过感性认同的方式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
词曲统观视角下明代词曲互动研究
词曲共生 音乐文学 明代 《草堂诗余》
2022/3/8
基于词曲共同的音乐文学本质、词曲在后世的共生互动现象,词曲统观自然地成为了研究词曲或曲史的一种重要视角。自南宋开始的词,从音乐性质的文体发展到与诗同等性质的不可歌的文体后,走上一条狭窄的雅化之路。至明代,词一方面接续这一创作路数,而另一方面,在大部分失去流行音乐文学功能而渐次案头化时,那种与生俱来的“曲”基因,令其即使在备受压抑的状态中也要顽强地去找寻适合的养分,因此出现大量词的曲化现象,词曲互动...
论科学唱法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科学唱法 民族声乐 艺术审美
2016/11/25
在当今中国民族声乐的教育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着"科学唱法"与"艺术审美"、"科学共性"与"艺术个性"孰轻孰重的观点冲突。本文从科学和艺术的内涵出发,对"科学唱法"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与分析,认为声乐教育应以作品的艺术内涵为前提,将"科学唱法"与"艺术审美"有机结合,方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民间歌谣内涵相当丰富,从草根性、大众化等层面生动地展示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歌谣大国形象。中国民间歌谣的整理与研究有利于真正发掘蕴含其间的民间原生态的社会状况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认识价值、浑朴质实清新自然的美学价值、以民歌补史的历史价值,充分认识其"齐之以礼"、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与"达下情而宣上德"的资政作用,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供宝贵的资源,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论聂耳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聂耳 艺术风格
2016/3/10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本文就聂耳短暂人生所作37首声乐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风格作一个阐述。
古道遗韵何处觅——民乐合奏《数西叙事曲》解读
人文叙事 历史记忆 文本解读
2016/3/10
本文立足曲目标题的由来,以“心乐”阅读的立场,对《数西叙事曲》进行了语境和文本分析。作为一首以共性写作手法融合滇西民间音乐素材完成的民乐合奏,蕴涵了曲作者集数十年人生阅历和“技法”表达之功力的结晶。乐曲的小标题——“数西的倾诉”、“数西琴韵”、“数西的寻觅”、“情系数西”、“数西的记忆”揭示了其中的人文叙事内涵。其人、其事、其文化,勾勒了在滇西茶马古道上一幅史诗般的人文音乐画卷。
本文以传记文体为研究对象,在借鉴文学传记理论与普通历史编纂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该文体的属性、功能、原则、分类、局限、评价准绳、音乐家传记的特殊性与应用性,以及为音乐家作传的视角、观念与方法等问题做了系统性反思。
Functional grounding inside the phonology: Evidence from positional augmentation
phonology Functional grounding Evidence
2014/4/25
Positional augmentation constraints (markedness constraints on
prominent positions) are restricted by functional factors
The functional restrictions on these constraints cannot all be reanalyzed
a...
Many Chinese pianists, Lang Lang and Yun-di Li for example, received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in recent years. When study the history of piano study and composing in China,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
Music videos have been being made since the mid 1960s and had their breakthrough in the mid 1970s. Since then it has been the main marketing tool for breaking new pop and rock artists in the intern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