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草原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草原学相关记录706条 . 查询时间(0.359 秒)
针对宁夏及周边区域草地生产力低而不稳,草畜不平衡,草地退化以及草—畜系统的协同度低、生态—生产协调发展不够等问题,重点开展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变及其驱动因素,探讨草原风沙活动、放牧干扰和植被变化的相互作用;阐明荒漠草原稳定性维持机理,确定适度利用强度及放牧干扰引起草原荒漠化的阈值;开展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技术、饲草生产力形成机理与调控,灌区草牧业发展潜力与发展模式分析和研究、研发农牧交错带农业和...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江夏)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地里位置为东经114°08′,北纬30°17′,海拔30m。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均温16.7℃,年降水量1277mm,无霜期260~296d。土壤为丘陵黄壤,有机质含量1.9%,pH7.57,碱解氮158.0mg/kg,有效磷16.2mg/kg,速效钾86.9mg/kg。试验站占地面积100亩,...
湖北省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要开展牧草及草食家畜品种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及创新利用;牧草高产栽培及加工利用;动物营养及饲料配制;草地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草食家畜健康养殖及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武汉)位于湖北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承建运行,2008年开始承担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任务,2011年作为首批站点通过全国畜牧总站考核,作为长江中下游栽培区苏浙皖豫平原丘陵亚区的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
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圃(华中)(以下简称资源圃)是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重要平台之一,1998年开始建设运行,2021年由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授牌。该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地理位置东经114°08′,北纬30°17′,海拔30m,占地面积120亩。资源圃拥有晒场200m2,温室大棚100m2,配备有小型气象站、排灌系统和成套科学试验设备。资源圃主要承担华中四省区(湖北、湖南、江西、河南...
2022牧草地建植与利用技术规程(草案)。
牧草能发挥固沙护土、土壤改良、水源净化等作用,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你知道吗?除了在北方,牧草在南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潘庆民,男,研究员。1989年获山东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副站长。长期从事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退化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恢复与维持的理论与技术;天然草地生态-生产功能提升的理论与技术;在退化草地恢复方面,研究了天然草原退化机理及其...
黄建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获南京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98年获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学位。现任《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植物学报》责任编委。主要研究兴趣: (1) 研发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2) 研发植被管理措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3) 研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与生态服务功能协同机理与计量调控技术;(4) 研发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综合途径与...
张文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院人才引进终期评估优秀者。先后担任New Phytologist (2007-2011),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8-2015),BMC Plant Biology (2012-2020)、AoB ...
白永飞,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1998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98至2000年在中科院植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0年留所工作, 2004至2006年先后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开展合作研究。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0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 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近年来, 主持"973"项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言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研究植被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草牧业与可持续性。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土地选择与处理;播种时间与方式选择;轻度放牧或刈割,形成草层;草场分区与围栏;放牧时间与强度确定;草地管理(补播、施肥、杂草去除等);草地保护(鼠虫害防治)等。
利用遥感资料,研究阴山北麓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植被覆盖变化的可持续性和植被覆盖变化对降水、温度的时空响应;调查分析阴山北麓牧草资源分布格局和牧草生产力,明确牧草资源承载力;进行阴山北麓植物的基本组成及生物多样性分析。针对阴山北麓草地退化沙化严重、植被盖度严重下降、生产能力降低等突出问题,优化集成抗旱耐寒耐瘠优质灌草品种、退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等关键技术,形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退化沙化草地...
种子是遗传因素的载体之一,是我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荒漠草原干旱少雨且季 节分配不均,生态系统极其脆弱,退化草原恢复十分困难,适宜种子的添加是促进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快速恢复的重要举措,而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定居是其成功的关键。本项目基于短花针茅草原区的物种 构成,选择群落中的常见物种,通过种子贮藏处理(常温贮藏和生境土壤埋藏)、室内控制试验和室外幼苗建植等过程,研究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与物种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