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书法 >>> 书法史 书法理论 书法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书法相关记录170条 . 查询时间(2.66 秒)
李彬的《品味水墨》在京问世           2007/11/9
国内首家网络书画杂志《品味水墨》在京问世 (李彬)2月17日,国内首家网络书画杂志《品味水墨》http://bj010sm.ys168.com在京问世。并同时登陆各大专业书画网站。 网络书画杂志《品味水墨》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进行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杂志,也可称为电子书画杂志。具有受众群体广泛、阅读便利、可保存、信息浓缩等特征和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等特色。更重要的是,它宣扬了一种崭新的时...
中国书法与文化发展的远景      中国书法       2007/11/9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会上对王岳川教授的专访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大书法研究所副所长) 容 铁(《东方书法》杂志社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记者:北京大学书法艺术所成立以后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是什么? 王教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的成立,可能在圈外看是没有太大的动静,但在文化界或是书法界美术界中,最起码在北大人看来,是一很有意义的事情。它...
时间: 2003 年 11 月 9 日 地点: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寓所 人物: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北大书法所副所长) 记 者(《书法导报》编辑 ) 记者: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于 2003 年 11 月 8 日成立,就此本报记者到京就中国当代书法文化发展与走问题,向同北大书法所常务副所长王岳川教授进行了一场采访。 在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中,中国书法艺术处于...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书法前景      中国书法       2007/11/9
——王岳川与梁披云在澳门的书法谈话 2002 年 10 月 23-11 月 3 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应澳门基金会澳门教科文中心的邀请,到澳门教科文中心展厅举办《王岳川书法展》,其间访问了澳门九十六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梁披云先生,并就 21 世纪中国书法的前景问题,进行了重要的对话。 一 中国书法与中国汉字文化 梁:您这次到澳门举办的《王岳川书法展》...
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网络全球化、制度全球化等)可以说正在全球蔓延。但“文化全球化”是否可能?我们的书法,我们的艺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在全球化中是被“化”掉了呢?还是保存下来?当代中国的学术大师如饶宗颐教授等,可以说是一流的书法家。相反,中国的一些书法家是否是一流的学者呢?是否具备真正推动本土文化向前发展的原创性学术思想呢?这是值得当代书法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书法大国的当代形象           2007/11/9
在经历几千年书法发展之后,中国书法家有了自己的专业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尽管其成立不过短短的二十二年( 1981 ),但是已经拥有 6000 余名会员,形成东方书法大国应有的书法文化气象。 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专业的书法家,相反,倒是文人在精通经史子集之后,用我笔写我心,在笔墨中重新展示自己的心灵的踪迹。随着社会开放发展和国际书法大潮的兴起,中国书法家有了自己的“家”,...
《中国书法文化精神》      中国书法       2007/11/9
序 一 范迪安 序 二 李鹏翥 第一编 书法艺术源流论 绪论 :中国文化与中国书法 第一章 书体源流及其艺术特征 一 甲骨文: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 二 金文:中国书法审美的成熟 三 篆书:中国书法精神的自觉 四 隶书:书法雄强气势的拓展 五 楷书:书法大气磅礴的境界 六 行书:流丽婀娜与端庄刚健 七 草书:精神之舞的精神迹化 第二章 书法艺术的基本法...
当代流行书风的文化问题           2007/11/9
流行书风可以说是近十几年、二十年在中国书坛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被命名也是很奇怪的过程,它不是自我命名的,而是被他者命名的。这有点像诗歌界的“朦胧诗”,八十年代诗歌出现了以后,有人就说读不懂啊,看起来很晦涩,不能理解啊,其实它抽空了过去的政治含义,打破了过去的审美习惯,我觉的这是很好的一种表现方式。那么流行书风恰恰在这一点上是有其相通之处。 一 流行书风的命名及其文化...
学者书法的当代魅力           2007/11/9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意趣超迈的书法表现出中国艺术潇洒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示出书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精神人格价值。正是书法艺术这一独特的精神魅力,使之在众多的东方艺术门类中,成为最集中、最精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精神追求的东方艺术。 中国书法的文化价值定位有坚实的现代文化地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人类共处一个“地球村”,东西方“邻居”间互不了解、相互抵牾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加饶宗颐先生的学术和书画艺术研讨会,非常高兴。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全球化中的中国当代书法”,即书法的“当代性”问题。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网络全球化、制度全球化等)可以说正在全球蔓延。但“文化全球化”是否可能?我们的书法,我们的艺术,我们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在全球化中是被“化”掉了呢?还是保存下来?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思考。 一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一 中国立场与自我艺术审视 王岳川教授(以下简称王):我在北大中文系博士班的“当代中国前沿问题讨论”中,探论当代各种理论和现象问题很多,但是与艺术的具体实践结合还不够,今天大家到书法家的工作室来感受艺术氛围,探讨前沿学术问题,这样可以理论与实践互动。曾来德先生是我国有影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特点是敢于创新。书法在中国千人一面的现象比较严重,内容陈陈相因,形式缺乏变化。...
书法与写心           2007/11/9
书法与写心 刘长春 古人论书,特重技法。一个“八永”涵盖万字,让人煞费多少苦心且不说。比如“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壁坼缝”等等,渐悟、顿悟,又印证着多少古人长年累月的体会与心得。然而,古人更重书品,挥毫落墨,留在纸上的形态、模样、气韵、品质才是最重要的事实,或云“书法之精义”(陆维钊语)。汉代的杨雄体会得最早,说是“书,心画也”,就如心电图显示的运行曲线一样,有什么样...
2005中国书坛的民间话语阵痛           2007/11/9
2005中国书坛的民间话语阵痛 朱中原   沈 鹏 位居“庙堂”的书坛“隐者”  2005年是一个多事之年,沈鹏先生于今年的这个冬天,结束了他长达两届的书协主席任职。沈鹏离任不值得探讨,值得探讨的是,他在任期内对中国书协及中国书坛的影响。就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刘正成,还是刘炳森、张飙,沈鹏都无法与之比肩。在这个混乱而浮躁的书坛,他更像是一个超然于事外的隐者,每遇重大事件,既不能闻其声,又不能见其人...
踵论“中国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来源:中国艺术评论 陈履生 沈鹏先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中国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的发言,经整理后以《推进中国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在《中国书法》2005年的第五期上(以下引文均据此),更是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显然,这是一个关系到当代中国书法事业发展的一个宏观而重要的大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直接对应了当代...
张海:书法创作的精品意识           2007/11/9
张海:书法创作的精品意识 张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说实在话,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勤奋的。多年来创作的作品用“大量”来形容,可以说绝不为过,仅就近年或展览或结集的作品,其数量也颇为可观。而现在,当我把2004年至2005年未曾与大家见面的作品整理付印时,却真的有些犹豫了。 十多年前,在成都创作评审研讨会上,我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书家代表作的问题。当时有人赞同,有人不解,有人表示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