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曲 >>> 戏曲表演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戏曲表演相关记录269条 . 查询时间(1.812 秒)
二."盛"字科老生行述略 当我在30年代初开始热心于做富连成的观众时,胡盛岩、孙盛辅都已"红"过去了。胡盛岩我只赶上他息影前的"尾声",孙盛辅则听老观众盛加赞誉过。胡到80年代才病殁,李盛藻还写了哀悼文章纪念他,不久李也病故。1999年6月,接到四川寄生虫病研究所周肇西先生来信,谈到一点孙盛辅的情况。周肇西教授是拙著...
"盛"字科净行演员除孙盛文与裘盛戎堪称出类拔萃外,还有好几位关键人物。首先要提到的是叶盛茂。叶盛茂在二路花脸中亦称得上多才多艺。当年丽歌公司延富连成演员录制唱片,花脸一行除盛戎昆仲外,只有叶盛茂有一张唱片。一面为《法门寺》刘彪的大段流水,这个唱段自30年代在舞台上已罕闻见,而盛茂居然留下了这份珍贵文献资料。另一面为《九更天》的文太宰,是入梦前所唱的二黄导板...
贯门梨园三代出名家(下)     梨园  三代  名家       2008/3/4
次子贯盛吉,字昱昉。1912年生于北京,1920年与三子盛习同时入富连成科班攻文丑,师从萧长华、郭春山等老师,先学婆子戏,如《梅玉配》(黄婆)、《秋莲花》(又名扫雪打碗饰马氏)等,后又学方巾丑戏,如《群英会》(蒋干)、《审头刺汤》(汤勤)。舞台实践证明,盛吉习丑确能发挥其特长,这也说明萧老慧眼识珠,能及时发现丑行人才,"盛"字科的大丑孙盛武、王盛如、贯盛吉3...
大凡戏剧中的角色,行内往往以主角、配角区分。唱腔、台词、表演的分量重者乃为主角,唱腔、台词、表演的分量轻者便是配角了;主角乃由重要演员来担纲,配角便由一般演员来演唱。但是,在实际演出过程中,那些注重修养、讲究戏德、追求事业的艺人偏偏不论主角与配角,一概要演得认认真真才肯罢休。据说,在秦腔剧坛曾经出现过汇演时《蝴蝶杯》中田明的扮演者以配角夺奖的故事。笔者曾在一张VCD碟片上看过西安易俗社演出的《斩秦...
《三国演义》开篇讲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今所言乃是:生者有死,死者有生;生死轮回,精神不灭。江湖失去英雄,秦腔得来名净。
岁月,是无情的剑,斩断多少精英的生命;时代,是打墙的板,尘封多少珠宝的性灵。适逢秦腔作为主流大众艺术的时代,老辈秦腔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幸运的,曾经创造了后辈难以企及的辉煌。随着老辈秦腔艺人渐渐撒手尘寰,这些艺术家的绝好技艺也纷纷跨鹤仙逝。虽然,先进的电影、录音、录像技术陆续问世,记录了部分名家的点滴精华;但是,在这诺大一个秦腔艺术宝库里,珍稀瑰宝岂止万千,泱泱赛过后宫妃嫔,自然不能人人都受宠幸,也...
梅兰芳的胡子与独立人格     梅兰芳  京剧       2008/1/22
京剧大师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北京出生。梅先生早逝于1961年的8月8日,想来不会是饥饿或营养不良致死,因为当时的政府对于梅这样有益无害的“国宝”,还是给足俸禄的。三年饥荒饿死了3000万人,至今仍有人说这个数字夸大了,那么打个折扣,2000万?1500万?1500万已经是最保守的数字,但即使是如此也够悲惨的了,真可谓哀鸿遍野,路有饿殍。刘少奇后来说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其...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遗留有许多说书人叙述的质素,如“一人主唱”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痕迹、元杂剧宾白所含的说书体、虚拟性动作与解释性语言相结合的演述方式、以及结末语的运用等方面,由此可以见出说书人的叙述手法和程式对元杂剧的影响与渗透,以及元杂剧文体形式之与说唱文学的种种关联之处。而元杂剧演述体制中所保留的如许说书人叙述的质素,正是元杂剧脱胎于早于其成熟的说书人叙述方式的明证。
本文以庐剧为例,尝试性地探讨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其意图则在于与文化界同人共同协商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戏剧之思路。本文主要就合肥庐剧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认为应当放开对于剧种的约束,剧种的保护应当以保存优秀的传统剧目为核心,在完成了额定传统剧目的演出任务之后,剧团的其他演出就不应当有剧种的限制了。
演员、灯光、色彩          2008/1/7
初读王仁杰梨园戏剧本《董生和李氏》,许多人的心里甚至激不起多少涟漪,更不必说情感的波涛。然而,走进剧场,走进王仁杰色彩缤纷的古典戏剧世界,不由得激情澎湃,拍案叫绝。是什么原因使观众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是巧妙的舞台艺术!即演员出色的表演、会说话的灯光、会倾诉的色彩,这三者合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 格洛托夫斯基说过:“剧本本身不是戏剧,只有通过演员使用剧本,该剧本才变成戏剧”。演出的第一个因素是它...
在现阶段的中国,人们的审美需求、审美标准趋向多元,雅人、俗人各有所好,戏剧工作者处于两难境地,无奈之中只能分别以“会演戏”、“票房戏”来应对。“曲高和寡”似乎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而“雅俗共赏”,几乎成了难以企及的目标。余笑予先生却认为,“雅俗共赏,这是审美要求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并非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优秀的京剧传统剧目,不是得到了上至慈禧太后、下至贩夫走卒的喜爱吗?”于是,他倾...
正是秋夜,郁热渐渐消散,风来风往,弥漫于空气中的是日益清朗的从容。一行数十人,结伴驱车赴鲤城,听琵琶弦动、洞箫声沉,压脚鼓轻敲弄揶揄,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今宵作场。 一时间婉转莺啼,丽辞雅句,宛若漫天飞花,摇曳春如许。这是一场夜晚的戏,夜色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的掩护。科步翩跹,情韵流动,眼前满是迷离的眼神,恍惚张罗欲望的旗帜。虚虚实实间,小鬼通人情,幽魅揣凡心,圣贤书未遮秀才赧然态,缟素衫难掩女人...
乐妓与元杂剧扮演(二)     元杂剧  乐妓       2008/1/7
以上凡50人,所工杂剧六种,即驾头、绿林、花旦、贴旦、软末泥、闺怨(从杂剧角色角度来进行分类,说明了早期杂剧演出和剧本之间关系)。50人之中,六人可以兼扮旦、末,一人专工末色,18人工旦色,另25人未有说明,但依据已知情况,此25人中也应多长于旦色。《青楼集》中共列有乐妓一百余人,其中擅长杂剧者就有50之多,占据了总数的大约一半,这样的比例可以说已经很惊人了,也难怪民国时期的王书奴在《中国娼妓史》...
乐妓与宋金杂剧扮演(四)     乐妓  杂剧       2008/1/7
简言之,我以为:乐妓在宋金杂剧中的装孤,本可以上推到唐代参军戏中的女性扮演参军(在宋代,这样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一直到元代杂剧中,仍然有着极明显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唐代十分普遍的参军戏入宋已经不复当年之盛了,原来的参军色也就发生了分化:一线变化为「副净」,成为以滑稽为主要戏剧效果的宋杂剧的主要角色,他的「发乔」的职能,仍然具有「参军色」作为「桩」的影子。另一线,则顺着扮演其它「正派」官吏的...
乐妓与宋金杂剧扮演(三)     乐妓  杂剧       2008/1/7
以上九例,均为女性扮演引戏。时间跨度为1023年——1210年,在北方跨宋金两代。可见,宋金时期由乐妓来扮演引戏,起码在北方是十分普遍、常见的。《梦粱录》卷二十 「妓乐」条所谓的「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吩咐」云云,「吩咐」在这里应该是「安排」的意思,加上我们前述之引戏的职司,引戏在宋金时期的作用也就十分清楚了。 另外,从文物中,我们还能得出关于引戏的以下信息:一是引戏在宋金杂剧演出中,往往可以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