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农学相关记录2515条 . 查询时间(1.437 秒)
木材形成是木本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发育阶段,这一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木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受到多种基因的严格调控。然而,对木本植物发育的机制,特别是木材形成的过程,人们仍知之甚少。桉树是全球性重要硬木资源和重要工业用材,在我国华南地区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到广泛重视和大规模种植。了解桉树木材形成的调控机理,将极大地促进林木分子育种的发展。
2024年9月13日-15日,第四届中国森林资源论坛暨森林资源培育与生态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农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佛罗伦萨分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所、印度东北山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献智献策。
茜草科(Rubiaceae)是被子植物第四大科(以物种数计),含71族、580属、约14000种。茜草科植物除了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以外,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该科具有极高比例的单型族和单型属,即许多族或属下仅含1个物种。已有研究表明,茜草科中单型属的占比高达34.5%。由于部分茜草科类群未被充分研究,该科植物中是否存在更多的单型族或单型属还未可知。
2024年8月24日至9月8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牵头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中蒙戈壁调查与制图”完成了蒙古国戈壁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日前,国家林草局国际竹藤中心在竹子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成功构建首个竹亚科泛基因组——毛竹泛基因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该成果不仅推动了竹子基础研究,也为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对全球碳循环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和埋藏特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对河口红树林湿地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沉积物有机碳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亟需开展深入研究。
2024年9月20日,根据基本科学指标(ESI)最新统计结果,土地与环境学院汪景宽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A stoichiometric approach to estimate sources of mineral-associated soil organic matter”入选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名前1%。该论文2024年1月发表于全球变化领域的国际Top期刊Global...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院植物标本馆通过纽约植物园斯蒂尔标本馆(The Steere Herbarium)线上申请,获得全球唯一代码——SWI,成为世界第4656家、中国第410家拥有国际标本馆代码的机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采用多维度显微结构和水分分布可视化分析方法揭示了预制牛肉供应链过程品质劣变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区,IF=8.5)。中国农业科学院-比利时列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林珩迅为论文第一作者,加工所张春晖研究员和李侠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从单糖组成、分子结构、官能团变化、热稳定性和流变特性角度出发探究了渗透脱水对压差闪蒸干燥桃脆片果胶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ood Hydrocolloids》(JCR一区,IF=11.0)上。加工所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王凤昭为论文第一作者,毕金峰研究员与吕健助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
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当地推广菌草等技术,帮助成立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图为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一家食用菌工坊里,一名工人在展示菌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蔬菜所)病害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Microbiome(IF=13.8,微生物学科1区top5%)在线发表了题为“Deciphering the role of rhizosphere microbiota in modulating disease resistance in cabbage variet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抗病基因(R基...
人口增长、高强度农业生产和全球气候对有机碳的影响复杂,农业土壤有机碳的恢复和提升困难重重。近十年来,团队系统研发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复合生态栽培模式(图1),在区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中国科学院农业科技帮扶的典型案例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然而该模式的固碳效应还知之甚少。基于此,团队启动食用菌生态栽培模式下的微生物固碳研究,首先对涵盖三大洲的873个观测数据进行荟萃分...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在水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农林科学国际期刊Poultry Science(中科院大类一区)上发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李亚菲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万凯研究员参加该研究指导工作。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农联合中心(FAO/IAEA Joint Centre)在奥地利维也纳IAEA总部组织召开了“第二届亚太植物诱变育种协作网(MBN)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扩大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巴西、保加利亚、中国、古巴、埃及、埃塞俄比亚、斐济、加纳、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老挝、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北马其顿、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