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农学相关记录166条 . 查询时间(3.605 秒)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种质创新与产业化新技术研发卓越团队通过组织学分析、生化分析、转录组学分析和q-PCR分析确定了与雏鹅背部颜色性别差异调控的相关关键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Genomics(IF:4.4)上。
2024年5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多家单位首次揭示了玉米在驯化及全球适应性过程中,种子根数目形成的遗传基础及适应性轨迹,鉴定了控制种子根数目的关键基因ZmHb77,阐明了其调节根系结构及玉米苗期抗旱性的遗传和生物学基础,为高效挖掘抗逆并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作物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饲料与营养研究团队研究发现蛹虫草提取物能够发挥抗氧化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水平缓解LPS诱导的仔猪肠道炎症,其主要活性成分可能是虫草素。该研究为虫草素和蛹虫草提取物作为潜在新型饲料添加剂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ntioxidants(JCR一区Top,中科院二区,IF: 7.0)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从桃浆组成、果胶特性、助咀嚼吞咽食物定级(IDDSI)、流变学、质构特性,水分状态、微观结构等方面探究了桃浆-大豆分离蛋白(SPI)复合物作为吞咽友好型食物的潜力,并对果浆多糖-SPI复合物结合方式做出合理推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ood Hydroclloids》(JCR一区,IF=10.7)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近日,巴基斯坦副总理默罕默德·伊沙克·达尔在访问中国期间,特别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领导在驻华大使馆开展一对一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园艺领域科技合作交换意见。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圣平会同寿光市市长赵天宝出席。
2024年4月26日,欧盟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研究与创新司司长法诺一行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访问,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翟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圣平、科研处处长李蕾等出席活动。
2024年4月,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柑橘创制工程团队,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1区Top期刊,IF2022=8.2)发表题为“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weet...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其凋落物残体的输入和降解对林龄增加的响应影响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但植物和微生物残体随林龄增加的变化模式和驱动机制仍不清晰。
中国有着最大的果园面积,生草覆措施有助于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但不同生命周期的豆类草本覆盖与果树的互作对土壤微生物代谢特征的影响仍不清楚,限制了对果园养分循环调节机制的理解。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团队联合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计量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国际生物学领域知名期刊《BMC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An Odorant Receptor Mediates the Avoidance of Plutella xylostella Against Parasitoi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反向化...
2024年3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南繁研究院与阿里巴巴达摩院联合发布了面向育种数据处理全流程的智慧育种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包括育种数据管理和分析、大模型大算力优化加速、人工智能算法预测亲本及优良品种的育种全流程整合,其数据容量、运行速度以及数据安全措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成为革新生物育种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球23家单位的育种家使用该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期刊《...
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由老龄树死亡或人为砍伐,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局域尺度上的研究表明林窗发生影响土壤碳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森林演替和更新中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在全球尺度上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间土壤碳和养分含量对林窗发生的响应是否一致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种质改良团队通过正向遗传学手段成功定位且克隆了控制甜樱桃果实硬度关键基因PavSCPL,并分析了其分子功能,为解析甜樱桃果实硬度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同时为甜樱桃果实硬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分子标记。
近日,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质检中心在国际期刊“Talanta”(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icELISA for sensitive monitoring fenpyroximate residue by hydrolysis conversion”的研究论文。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彭怡霖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张耀海副研究员和崔永亮副教授...
近日,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质检中心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Integrating CRISPR-Cas12a and Rolling Circle-Amplified G-Quadruplex for Naked-Eye Fluorescent “Off-On” Detect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