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94条 . 查询时间(5.937 秒)

到2050年,近4000万人将死于耐药性感染(图)
柳叶刀 死亡率 感染
2024/9/26
这份2024年9月16日发表于《柳叶刀》的报告发现,1990年至2021年间,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耐药感染,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加到近200万。报告估计,在2025年至2050年间,如果更广泛地获得适当的抗生素和更好地治疗感染,可挽救约9200万人的生命。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由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连接子以及毒性药物组成,它们通过结合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高毒性药物的杀伤力,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精确打击,显著提升了肿瘤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虽然ADCs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有多种产品获得FDA批准,但它们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肿瘤组织穿透能力不足、体内长...
新研究发现卢帕他定具有显著的抗分枝杆菌活性
药剂学 分枝杆菌 抗组胺类
2024/8/19
2024年8月7日,《药剂学》(Pharmaceutics)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张天宇团队和广州市胸科医院教授胡锦兴团队合作最新成果。他们研究发现卢帕他定具有显著的抗分枝杆菌活性。

40余个项目,“蓝色药库”如何加快开发(图)
海洋药物 蓝色药库 三维结构
2024/8/14
2024年7月1日清晨,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与往常一样,走进位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的办公室,查看海洋创新药研发进度表。


王连荣教授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图)
中国青年 科学家 武汉大学
2024/9/5
近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选揭晓,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王连荣入选。

格微致知开讲丨罗彻斯特大学孙红英应邀授课(图)
格微致知 孙红英 认知能力
2024/5/2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合作设计研发新型广谱新冠mRNA疫苗(图)
广谱新冠 mRNA疫苗 病毒
2024/5/6

格微致知开讲丨复旦大学王宾教授应邀授课(图)
格微致知 复旦大学 王宾 疫苗佐剂
2024/5/23

海洋药物靶向治疗肾脏疾病获进展(图)
肾脏疾病 海洋微生物 药学学报
2024/4/1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宏和周雪峰团队、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唐斓团队合作,在海洋药物靶向治疗肾脏疾病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药学学报》英文刊。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发现海洋微生物源新型抗多重耐药菌先导化合物(图)
海洋微生物 耐药菌抗生素 细菌
2024/4/8
2024年3月19日,微生物学领域经典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分别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课题组与青岛大学吴仕梅团队合作开展的关于海洋微生物源抗生素抑制多重耐药菌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为研发新型抗多重耐药菌抗生素提供了先导化合物,也为深入挖掘海洋微生物...
新纳米材料能“点对点”投递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炎
药物治疗 炎症性肠炎 点对点
2024/3/6
2024年3月3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消化内科陈磊教授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张定林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靶向递送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治疗急性和慢性肠炎》的研究论文,首次提出活性氧响应性纳米材料能够把程序性死亡配体-1蛋白精准传递到肠道炎症部位,有效缓解肠炎症状,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大麻,早在千年之前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被记载了是拥有治疗价值的药物,其中的活性成分作用于人体内的大麻素受体,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焦虑、疼痛和癫痫。既然它有如此重要的药用价值,那么为什么在绝大多数国家,大麻及其衍生物会被严格管控而难以用于临床呢?答案很简单,大麻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药物耐受、精神活性以及躯体僵直在内的副作用阻碍了大麻的临床药用。那么,如何让大麻走上“正途”,在发挥治疗作...

据报道,超过50%以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经历急性中、重度疼痛,影响术后康复。而且,其中约10%患者术后急性痛迁延不愈,会逐渐转变为慢性痛,严重影响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优化术后疼痛管理,防止急性痛到慢性痛的转变,是围术期医学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