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物理学”相关记录669条 . 查询时间(1.156 秒)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简称ENSO)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信号,能够显著影响全球天气气候状态。2000年以来,ENSO预测一直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例如传统的次表层海洋信号超前指示作用迅速减弱,各个预测模式的预测技巧明显下滑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曹庭伟、郑飞研究员及合作者们从多维度探讨了热带太平洋春季大气风场信号对ENSO后续演变的促发机制,相关成果最新发表在《Clima...
热带气旋(TC)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给很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损失,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近几十年来,随着对TC认识的深入,观测手段的进步以及大气数值模式的改进,TC路径预报误差已经有了明显下降。然而,近几年来,TC路径进步的趋势变缓,学界提出疑问:我们是否正在接近或已经达到了TC路径可预报性上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夏祥鳌等-AAS: 综述|光功率曲线的应用(图)
夏祥鳌 应用 数据 大气
2024/12/15
随着新能源在复合能源体系中占比逐年上升,新能源发展和应用对气象数据和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加,推动了能源气象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的优势逐渐显现,“气象赋能”也日渐成熟。光功率曲线作为连接大气科学和电力系统工程的重要桥梁之一,发挥着关键作用。简言之,光功率曲线通过将太阳辐照度和其他辅助气象要素映射到光伏输出功率,为将气象预报转换为太阳能场站出力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工具,但囿于观测数据的缺失和转换过程的...
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是一种显著的热带季节内振荡现象,它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显著的调制作用。提高MJO预测能力已成为许多研究中心和业务单位的重要任务。2024年来,国际上也组织了许多项目来加深对次季节可预测性的理解。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于2013年启动了S2S研究计划,IAP-CAS模式也在计划第二阶段参与到了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等-GRL: 南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最优大气热源(图)
黄刚 大气 耦合 观测
2024/11/27
南亚夏季风年际变率显著,不仅直接影响着南亚的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安全,还能够通过大气遥相关波列间接调节东亚气候。ENSO作为年际时间尺度中的最强信号,被认为是南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复杂的多洋盆相互作用使得ENSO与南亚夏季风间的关系并不稳定,这增加了南亚夏季风预测的难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等-ERL: 单年和多年厄尔尼诺对PNA遥相关波列的不同影响(图)
黄刚 气候 大气物理 观测
2024/11/27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年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气候变率的主导模态,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ENSO的演变并不是规律的,历史观测有许多持续多年的ENSO事件,其气候响应与常规持续一年的事件相比有显著差异。作为ENSO的暖位相,厄尔尼诺通过其强热带对流异常激发Rossby波向极地传播,在冬季对太平洋-北美地区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单年和多年厄尔尼诺对太平洋-北美(PNA)遥相关波列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敏强等-GRL: 全球HCFC-22浓度增速放缓(图)
周敏强 红外光谱 大气 监测
2024/11/27
二氟一氯甲烷,HCFC-22(R-22)是一种常见制冷剂,具有温室效应并且会造成平流层臭氧消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大气中 HCFC-22 的浓度一直在增加。HCFC-22 浓度可以从全球大气成分监测网(NDACC-IRWG)地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测量的太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中反演获得。然而,目前只有少数站点提供了 HCFC-22 观测数据,并且数据不连续、反演算法不同...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冯海涛一行赴地理资源所和大气所开展合作交流(图)
冯海涛 地理资源 大气
2024/11/14
2024年10月22日至23日,青海盐湖所副所长冯海涛一行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合作与交流。在地理资源所,冯海涛一行参观了地理资源所所史馆,并开展科技合作座谈与交流。地理资源所副所长苏奋振对冯海涛一行表示欢迎,并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宽合作领域。冯海涛介绍了青海盐湖所整体情况,并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与会人员重点围绕“坤元”地...
我国春季降水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较强的降水年际变化严重影响该区域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华南春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对提升我国季节性气候预测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朱星儒等-SB&GRL&EF等: 北极多年冻土区野火发生和生态影响(图)
大气 气候 观测数据
2024/10/25
北极快速升温加剧野火发生,使其成为多年冻土区的主要扰动形式之一。然而,2024年10月25日学术界对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多年冻土区野火发生时空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的认识仍然有限。
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碳(CO)作为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产物,常被用作确定燃烧源的示踪剂。2024年10月11日,由于地区、燃料类型和燃烧条件差异,排放特性不确定性大。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区域碳排放特征并降低源排放的不确定性,在背景站对大气边界层顶部的CO2和CO的长期监测尤为重要。2022年7月,大气物理研究所叶京博士等人在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海拔1128米),利用PICAR...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在海洋盐度变化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气候变化 大气物理 环流结构
2024/7/19
2024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联合大气物理研究所,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发表了题为North Atlantic-Pacific salinity contrast enhanced by winds and ocean warm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定量揭示了20世纪中叶以来大西洋-太平洋盐度差异(APSC)的加强趋势及其空间结构,...
2024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最新影响因子29.6)发表了题为“North Atlantic-Pacific salinity contrast enhanced by winds and ocean warm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定量揭示了上世纪中叶以来大西洋-太平洋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