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文学相关记录4064条 . 查询时间(2.281 秒)
2025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曾江源团队在全球土壤水分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提出评估站点下垫面空间异质性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探讨现有全球土壤水分站点在卫星数据产品验证中的可用性,为卫星土壤水分产品的有效验证以及未来土壤水分站点的合理布设与应用提供方法与依据。2月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全球土壤水分站点的空间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Spatial ...
2025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南方基地封海成博士、李莎莎博士及其合作者,在活动星系核宽线区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以“Reverberation Mapping of Two Variable Active Galactic Nuclei: Probing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B...
2025年1月14日至16日,毫米/亚毫米波射电天文相关科学研讨会在上海天文台顺利召开。该会议汇聚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等20家单位的65位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共同探讨毫米/亚毫米波射电天文相关科学问题。
2024年12月20-23日,由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SST)长三角地区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办,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协办的MCI/IFS在轨定标科学研讨会在江苏苏州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等...
2025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基地卢开兴与国内外合作者,首次获得活动星系核宽发射线演化的完整序列。该研究为认识活动星系核演化提供了新信息。论文《Mrk 1018核区几十年变脸转换过程中的短暂复活》(A Short-lived Rejuvenation During the Decades-long Changing-look Transition in the Nucleu...
2025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生张正阳和王博研究员等人,对吸积氦的氧氖白矮星进行了长时标演化研究,首次发现在白矮星吸积过程中会在外壳层产生硅元素。当白矮星积累质量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时,会最终形成中子星。该研究已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题目为“He-accreting Oxygen–Neon White Dwarfs and Accretion-induced Co...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领衔,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等单位参与的联合研究团队使用2022年由紫金山天文台研究人员王蕾、李国亮和康熙提出的“多次曝光图像反混叠与PSF反卷积叠加(UPDC)”算法对“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的多次曝光图像进行重新叠加,生成并发布了国际上首个JWST多次曝光图像反混叠和PSF反卷积叠加数据...
2025年1月11号,National Science Review(简称 NSR)杂志以advance article 的形式发表了精密测量院詹明生研究团队题为“Realization of cold atom gyroscope in space”的研究工作。NSR配文介绍:这项工作首次展示了利用中国空间站原子干涉仪实现的在轨冷原子陀螺仪,标志着空间量子惯性传感时代的诞生。 2024年12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与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首次观测到格点规范理论中的禁闭相与非禁闭相转化的微观动力学过程,为剖析复杂的量子多体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2025年1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 上。
2025年1月4日,由上海天文台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天文台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开发了一套高效的异常类星体筛选方法,将目前成对的活动星系核(AGN)候选体数量提升4倍以上。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12月11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
2023年12月中旬,一场强寒潮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标志着一次“天气鞭打事件”(Weather Whiplash Event)的发生(图1)。天气鞭打事件指气温从极端暖(冷)到极端冷(暖)的快速剧烈变化。然而,传统识别指标(如温度方差)难以充分反映这些事件中气温演变的特征。
新浮磁场是驱动太阳爆发的重要物理机制,而科学家对新浮磁场引发太阳爆发的条件尚不明晰。2024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林隽团队联合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博士沈呈彩团队,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暗条通道”函数C,以判断新浮磁场能否引发太阳暗条失去平衡,为预测太阳爆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
2024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上海松江、西藏日喀则、吉林长白山三地同步举行中国VLBI网主题报告会暨日喀则和长白山40米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仪式。 2023年9月,在探月工程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相继启动了位于吉林长白山和西藏日喀则两地的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项目。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现已圆满完工。两个新建站位于我国西南、东北,建成后将显著改进我...
多通道雷达系统因其在目标探测、跟踪、成像和识别方面的卓越性能2024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多通道雷达系统,宽带矢量噪声雷达通过在一组正交极化天线通道上同时发射随机正交电磁信号,然后利用矢量匹配滤波器来并行接收和处理到达每个通道的目标散射回波,从而实现对复杂目标全极化散射信息的高分辨率、快速、精确测量,体现了噪声雷达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空间引力波探测中,级联积分梳状(CIC)抗混叠滤波器被用于相位计的抗混叠降采样。而CIC滤波器通带不平坦,意味着不同频率下的衰减不同。因此,在需要对相位真值高精度测量的领域,传统的降采样方法并不适用。2024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团队采用基于CIC插值二阶多项式(ISOP)架构的滤波器,用于补偿衰减效应。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mization Design of Decimatio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