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学 >>> 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相关记录69条 . 查询时间(2.625 秒)
机械系统的精密化、智能化发展对其部件摩擦磨损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要求。固体超润滑,即固体表面间摩擦系数极低(10-3量级或更低)的现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润滑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针对二维纳米粉体超润滑发生和运行机制,创新性提出“同质结-异质结”转变超润滑机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广泛应用于其他范德华材料”。
轮胎磨损颗粒(TWPs)是由于轮胎胎面在道路表面的滚动摩擦而产生,因其大量排放和潜在毒性受到广泛关注。轮胎磨损相关化学品(TWCs)主要指通过轮胎磨损释放的轮胎橡胶添加剂等化合物,已在各环境介质中广泛检出并被证实具有一定毒性。气-粒分配在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中起关键作用,可影响污染物的干湿沉降、远距离传输和进入人体的途径。然而,TWCs在城市大气气相中的赋存及其气-粒分配机制仍不清楚。此外,大气细颗粒...
2024年8月19日,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润滑油公司等单位协办的2024润滑技术大会在山东青岛闭幕。本次大会主题为“减磨增效,绿色发展”,旨在打造润滑油领域综合性技术交流平台,助力润滑油产业广泛开展与交通运输装备、新能源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润滑油企业自身的研发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机械装备润滑和行业全球化发展需求。
2024年6月18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江颖教授、徐莉梅教授、刘开辉教授、王恩哥院士等与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曾晓成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以原子级精度实现了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表面上二维冰的可控操纵和摩擦力测量,发现了二维冰和石墨烯之间的结构超润滑行为,并结合理论模拟揭示了其不同于传统超润滑体系的微观机理...
2024年5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超支化聚乙烯合成基础油(ETO)的创制及年产3000吨工业化应用示范”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担任主任,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担任副主任,还包括中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伏喜胜院长等9位专家。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超支化聚乙烯合成基础油(ETO)年产3000吨工业化应用示范装置现场,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所做的成果汇...
2024年3月14日至15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及地面科研人员密切协同,顺利完成了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取回工作,共计407件舱外暴露材料已由航天员完成拆卸并存储。4月30日,暴露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地面。5月13日,71件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及科学实验样品移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摩擦/力致发光材料能将机械力学信号直接转化成光信号,在结构健康监测、生物力学传感、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现有摩擦/力致发光材料普遍存在难以自恢复、重复性差以及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2024年3月12日,傅秀清副教授在期刊《WEAR》(IF=5,ENGINEERING, MECHANICAL,1区,TOP,南农A类)上发表题为“The development of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king spindle hook teeth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的研究论文。
固-液界面的摩擦起电行为是表界面的重要性质之一,与界面摩擦与润滑状态、双电层的形成、能量耗散过程等相关,但内在工作机制存在较多未解之谜。实现原位动态监测是揭示其界面起电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道爱团队,在固-液界面摩擦电机理与监测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固-液界面的摩擦起电行为是表界面的重要性质之一,和界面摩擦与润滑状态、双电层的形成、能量耗散过程等密切相关,但其内在工作机制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实现原位动态监测是揭示其界面起电行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构建宏观超润滑界面(摩擦系数在 0.001级别甚至更低)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由摩擦引起的经济损失。然而,较长的磨合期可能导致摩擦副表面出现严重的磨损。目前,缩短磨合期的策略大多是针对 Si3N4、 SiO2、 Al2O3等陶瓷摩擦副,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轴承钢摩擦副表面的超润滑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近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大连举办,对在实施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专利权人、发明人(设计人)以及相关组织者进行表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第一专利权人完成的“一种抗微动磨损风机主轴轴承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聚合物基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凭借轻质、耐腐蚀、低噪音且长期免维护的特性,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前沿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方法制备含油自润滑复合材料,多采用先制备多孔材料后填充润滑剂的两步法,存在工艺复杂和含油率低等问题,难以实现复杂结构成形。因此,发展新型聚合物基含油自润滑材料与器件快速成形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超润滑是近代摩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指两个晶体表面非公度接触时摩擦近乎为零的润滑状态。结构超润滑将为太空探测、空间运输、精密制造和高端装备等领域带来变革性的进步。
宽温度范围(室温至800℃)内具有低摩擦磨损特性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先进装备运动、传动系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价值。2023年来发展的新型高熵合金材料具有诸多新奇特性,为设计制备高性能金属基润滑耐磨损材料提供了新的空间,是目前材料学和摩擦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