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防护林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森林统计学 林业经济学 林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林学相关记录2952条 . 查询时间(2.14 秒)
问鹤鄱阳湖(图)     白鹤  鄱阳湖  湿地       2025/4/24
2024年12月2日举行的2024年第二次中俄保护区线上国际交流活动获悉(https://pc.yun.jxntv.cn/c/TUFGSm5Nbzl2bSt5Q1lMQktWSmVOUT09.html),白鹤繁殖地俄罗斯雅库特地区白鹤繁殖和迁徙调查,监测2024年秋季白鹤种群数量为6728只。白鹤主要越冬地江西省鄱阳湖区(鄱阳湖及周边农田)监测2024年冬季白鹤数量为5042只,比2023年度39...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进化与保护研究团队联合植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瑞典农业大学和于默奥大学等单位,首次构建了包含22个栓皮栎个体的泛基因组图谱,系统鉴定了54万个高质量结构变异,阐明SVs与SNPs(单核苷酸变异)在气候适应性中的功能互补机制。基于栓皮栎与麻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和基因型-环境关联分析,锁定染色体9上250 kb的Chr9-ERF区域(含8个串联...
2025年4月6日至8日,园林园艺中心余佳润与古生态研究组王力博士、毛佑青硕士研究生赴景东无量山和宁洱小黑江等地,对该地区的高山竹类、旧世界热带木本竹类和温带小径竹类进行考察和引种工作。本次考察由王力带队,余佳润、毛佑青及当地护林员协助相关工作。
随着全球森林土壤酸化加剧,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磷限制日益严峻,最先受到磷限制而退出生态系统的是乔木还是草本目前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团队依托长期酸雨模拟实验(pH分别为4.0、3.5、3.0),系统研究了南亚热带森林中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磷动态及其根际土壤磷转化过程。研究发现,长期模拟酸雨导致乔木植物根际土壤无机磷减少,乔木植物的叶片、凋落物和根系磷含量及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均保持稳定;而...
2025年4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导的“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取得突破。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首次在赤水河实现自然产卵并孵化,迈出了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的关键一步。
亚洲栽培稻驯化历史可追溯至一万年前的普通野生稻。 面对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的双重压力,如何将野生稻历经万年锤炼的“生存智慧”注入现代品种,培育出兼具高产潜力与抗病抗逆特性的“超级水稻”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然而,传统依赖单一参考基因组的研究模式譬如以管窥天,仅能捕捉水稻遗传多样性的冰山一角。因此,亟需构建高质量、大规模的野生稻泛基因组,剖析其广泛的多样性,挖掘其耐逆、抗病等优良性状的遗传变异宝...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又名麻疯树,是大戟科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因其种子含油量高(30-40%),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适合在热带干旱地区种植,且不与粮食作物竞争。然而,受遗传多样性限制,小桐子表现出晚熟、产量不稳定及抗逆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发展。近年来,小桐子根腐病在多个种植区域广泛发生,导致叶片脱落、茎腐烂和产量下降,影响了小桐子的规模化种植。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科...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又名麻疯树,是大戟科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因其种子含油量高(30-40%),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适合在热带干旱地区种植,且不与粮食作物竞争。然而,受遗传多样性限制,小桐子表现出晚熟、产量不稳定及抗逆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发展。2025年来,小桐子根腐病在多个种植区域广泛发生,导致叶片脱落、茎腐烂和产量下降,影响了小桐子的规模化种植。
已有控制实验研究表明,物种功能多样性和功能优势性共同影响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且随着时间推移,功能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逐渐增强。然而,在自然森林演替进程中,这两者对树木地上生物量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团队博士后古春凤以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中代表早期、中期和晚期演替阶段的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至2020年间森林固定样地的树木监测数据,探...
2025年3月31日,贵州省生态学会依托科普能力提效计划项目,组织南明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探秘大自然——感受林业科研魅力”暨省林科院职业体验活动。
2025年3月,刘睿课题组发展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表—界面亚微米尺度温度场分布测量方法,该方法为深入研究反应发生在表面还是界面这个有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以“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Based Spatial Temperature Profiling in Space-Confined Hollow Carbon Nano...
全球范围内,高达31000余种附生维管植物(以下简称“附生植物”)生长于营养极端贫瘠的林冠生境,由于其多数物种与地面土壤缺少直接连接,通常面临着比陆生植物更为严峻的氮磷限制。
2025年3月17日,江西省民政厅组织召开“江西省社会组织绿色发展之路”座谈会,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旨在落实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参与生态保护。会议由江西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罗铁军主持。
江西省生态学会第二届“藕遇白鹤”生态保护学术沙龙于2025年3月8日在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管理处顺利召开以来,学会负责人先后邀请省政府参事、江西财经大学环境与贸易中心主任李秀香教授赴江西省恒湖垦殖场有限责任公司,邀请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志萌研究员等3人赴南昌高新区鲤鱼洲管理处、社会发展局和武南特高压建设项目办等调研,赴省水利厅参加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会主持“深化‘五河...
2025年3月13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马关报春Primula chapaensis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首次开花,标志着马关报春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马关报春因分布范围狭窄,生境破碎化严重,零星分布,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即将面临灭绝,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中的受威胁等级为濒危(EN:A2c),同时被纳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规划(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