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栽培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栽培学相关记录813条 . 查询时间(2.792 秒)
2024年11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联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成功举办“南方稻稻菜轮作高效栽培技术现场交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党委书记李岩,中国蔬菜协会会长杨雄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志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蔬...
2024年10月30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油茶等木本油料轻简栽培和高效采收装备”“里程碑”考察会在在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举行。
2024年10月12-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葡萄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现场观摩会在山东烟台蓬莱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4年9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伊犁州组织百万亩吨粮田建设测产验收,伊犁州120万亩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区平均产量1164.7公斤;千亩平均产量突破1500公斤;万亩平均产量达到1392.7公斤,增产7.08%;十万亩规模片区平均产量突破1358.0公斤,增产21.53%。玉米大面积生产实现单季吨半粮。
2024年9月26日,园艺学院孙锦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发表了题为“Fine mapp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ERF transcription factor ERF017 as a candidate gene for cold tolerance in pumpki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CmoERF017通...
葡萄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栽培的果树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低温胁迫是葡萄生产中经常遭受的胁迫之一。研究葡萄低温应答机制将为改良葡萄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bHLH(basic helix-loop-helix)家族是植物中第二大转录因子家族,在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bHLH家族成员在葡萄低温应答过程中的功能仍有待研究。
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与绿色发展专题攻关组聚焦珍稀腐生型食用菌生态栽培底层关键技术(如绿色发酵)和科学问题(如微生物互作、碳氮循环)研究,系统解析了常见“农林牧”生物质废弃物(秸秆、锯末、畜禽粪便等)发酵中主要因素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明确了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类群(JEM,2022)。在此基础上,团队创新应用SBI复合菌剂进行堆肥发酵,在有效缩短腐熟周期的情况,显著减少氨气排放(畜禽粪便主要臭味气体)...
沉香,历来有“木中的钻石”之称,主要来自瑞香科(Thymelac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树种,在遭受外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后产生含有芳香油脂的木材部分(俗称结香)。沉香被广泛应用于名贵药材、宗教用品和高档香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是我国栽培的主要沉香树种,普遍存在结香时间长,产量低且质量不稳定,导致沉香价格日渐攀升,市场供不应求。可见,...
巫溪县部分春马铃薯收获后田块处于闲置状态。为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种植收益,2024年8月10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在巫溪县尖山镇开展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部分种植大户、农户、农机合作社参加了此次培训。
落实抓好秋粮“一喷多促”补助政策工作部署要求,抓住秋粮作物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的农时季节,2024年8月9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线上举办2024年秋粮作物防灾减灾暨“一喷多促”技术培训班。重点围绕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一喷多促”技术要点和喷施作业规范、中后期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技术等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指导各地聚焦主产区和受灾区,细化田管技术措施,提高“一喷多促”作业质量,打牢秋粮丰收基础。
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花生主产省农技人员和农业农村部花生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开展2024年7月花生生产技术会商,了解各地花生苗情长势,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针对性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团队研究发现,传统的起垄栽培配合施肥可以通过强化关键元素循环的级联效应实现同步阻控水稻籽粒镉砷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为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2024年7月24-26日,全国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培训班在甘肃省金昌市举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晔出席并讲话,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宏,金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进银致辞。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产业经济创新团队揭示了稻鱼共作模式下,不同水稻品种间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的差异主要源于水稻植株对植物介导的甲烷转运、甲烷氧化和氮素吸收的不同。该研究对于优化稻鱼共作模式研究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布于《作物学报(The Crop Journal)》。
2024年7月26日,西安市种子管理站农艺师丁维汉一行,深入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位于任留街办的特色农业育种示范基地,就该所承担的“4+1”科企玉米区试联合体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就后续的水肥管理、鲜食玉米除草剂应用及玉米品种审定渠道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指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