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生物学”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2.375 秒)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揭示斑马鱼肠-脑调节关键机制
斑马鱼 肠-脑调节 关键机制
2024/4/1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团队揭示了斑马鱼肠-脑调节的关键机制,为理解肠-脑轴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
为啥鱼类没有扁桃体?(图)
鱼类 扁桃体 免疫作用
2024/4/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鱼类的免疫系统比哺乳动物简单。原因之一是,鱼类没有明显的扁桃体,后者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可以抵抗入侵的各种致病微生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揭示高脂日粮中添加丙酸钠影响吉富罗非鱼肠道健康(图)
健康 水产微生物 细胞
2024/6/12
2023年10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了在高脂日粮中添加丙酸钠对吉富罗非鱼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合理使用丙酸钠和降低饲用风险提供了理论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Aquaculture(水产)》上。
2023年5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团队研究了酵母固体发酵产物(SFPY)对斑马鱼高脂饮食(HFD)引起的生长、肝脂代谢、表皮粘液、肝肠健康以及肠道微生物群负面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促进和指导SFPY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动物养成期商品饲料中的使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quaculture Reports》(水产报告)上。
科技加持 海洋如此惠及人类
大数据渔业 耕海牧渔 海洋微生物
2023/2/15
海洋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家园,向人类提供了氧气、食品、药品、能源。在21世纪的今天,开发海洋、保护海洋都离不开科技支撑。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一起来看看科技加持下,海洋给人类衣食住用行带来的变化吧。
为深入推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开发新品种在重庆推广应用,提升重庆地区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和优化养殖品种结构。近期,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启动了2022年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工作。
2022年4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我国重要渔业水域食物网结构特征与生物资源补充机制”项目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议采取线上方式召开。项目责任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研究员,项目专家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桂建芳院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龙丽娟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建芳研究员...
2022年4月26日,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专家召开视频会议,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水产品高质化生物加工新技术与产品开发”(2019YFD0901900)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专家组由中国海洋大学薛长湖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涂宗财教授、大连工业大学周大勇教授、中国药科大学曹崇江教授、大连海洋大学马永生副教授等5位专家组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2022年再次调查到鳤(图)
长江水产 水生生物 资源监测
2022/3/28
2022年4月1日至4月15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宜昌开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时,调查到鳤6尾。销声匿迹多年的鳤,近年频频出现。长江所等单位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在长江洪湖江段调查到1尾,2020年在长江宜昌江段和公安江段调查到8尾,2021年在鄱阳湖、洞庭湖、长江宜昌江段、长江湖口江段、澧水青龙庙江段调查到13尾,2022年截至4月15日在长江流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及风险评估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展环境污染物在淡水水产品中的安全控制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Determin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u...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所研究揭示基于原生生物的栖息生境生态效应产生机制(图)
南海水产 珊瑚礁 原生生物
2022/3/30
2022年4月1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对人工鱼礁、珊瑚礁等栖息生境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不仅系统阐述了原生生物在海湾、珊瑚礁和人工鱼礁三种生境中独特的结构与功能,还解释了原生生物对栖息生境生态效应的响应机制,揭示了不同生境原生生物关键种群的碳汇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Estuarine, Co...
随着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该技术已成为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在对珍稀濒危和隐匿物种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DNA实验主要包括采集和保存、提取和纯化、分类阶元鉴定三个步骤。目前几乎所有成熟的eDNA研究团队都开发了应用于水生生物检测的eDNA采样和实验方案,但对于实际操作者较难确定哪一种方案是适宜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域环境保护创...
2022年3月2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在伏季休渔等渔业管理措施对南海经济鱼类生物学特征影响领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为开展南海区渔业管理的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Influences of fisheries management measures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adfin bream...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发布高质量AB品系斑马鱼参考基因组并揭示不同斑马鱼品系间的序列差异(图)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斑马鱼 AB品系 基因组 序列差异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20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