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病毒学”相关记录1363条 . 查询时间(2.093 秒)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揭示甲基化修饰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分子机制(图)
病毒 天然免疫 分子机制
2025/2/18
鱼类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是水产养殖的威胁之一,因此鱼类病毒病防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阐明鱼类抗病毒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筛选与鉴定调控鱼类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关键靶标基因,可为培育鱼类抗病毒新品种提供候选分子靶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科研团队利用纳米抗体发现流感病毒潜在广谱中和表位(图)
纳米 病毒 药物
2025/1/14
A型流感病毒(IAV)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具有亚型众多、宿主广泛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IAV极易发生突变和重组,导致现有疫苗和抗流感药物失效,因此,开发有效的广谱抗流感病毒的疫苗和药物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需求。
新研究揭示生物“迁徙淘汰”机制
生物 病毒 生物学
2025/1/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傅雄飞团队通过定量合成生物学手段揭示了生物迁徙与病毒传播之间的复杂关系,发现生物进行有方向性的迁徙运动对病毒传播有抑制作用,并揭示了群体层面生物的“迁徙淘汰”机制。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生物“迁徙淘汰”病毒新机制(图)
病毒 细菌 群体
2024/12/2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大肠杆菌以及一种可以感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的运动规律展开研究,发现宿主细菌特定的运动可能抑制病毒传播。2024年12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揭示H2N2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与潜在风险(图)
流感病毒 风险 基因
2024/11/30
H2N2流感病毒引起了1957年“亚洲流感”,并在大流行后转为季节性流感病毒。而1968年后,这一病毒逐渐从人群中消失,但其跨种传播以及造成大流行的机制至今尚未清晰阐明。2024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毕玉海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发现了H2N2大流行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新分子机制,预警了当前在家禽中流行的H2N2禽流感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11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价DNA编码化合物库工作流技术驱动新冠非结构蛋白抑制剂的发现(图)
结构 蛋白 病毒
2024/11/30
2024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陆晓杰团队联合许叶春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题为 “Covalent DNA-Encoded Library Workflow Drives Discovery of SARS-CoV-2 Non-structural Protein Inhibitors” 的文章。该研究开发了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30093、82073613、823B2089)等资助下,复旦大学余宏杰教授团队,联合牛津大学Moritz Kraemer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Philippe Lemey教授和皇家兽医学院Oliver Pybus教授团队在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全球传播动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COVID-19大流行的干预措施重塑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全球传播(COVID-19 p...

H2N2流感病毒引起了1957年“亚洲流感”,造成至少200万人死亡,并在大流行后转为季节性流感病毒,但1968年后,该病毒逐渐从人群中消失,但其跨种传播及造成大流行的机制至今尚未清晰阐明。2024年11月21日,毕玉海团队和高福院士团队合作,发现了H2N2大流行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新分子机制,预警了当前在家禽中流行的H2N2禽流感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11月19日在Natur...

2024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广州医科大学和广州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ntibodies utilizing VL6-57 light chains target a convergent cryptic epitope on SARS-CoV-2 spike protein and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1病毒基因组全长约9.8 kb,主要编码3种结构蛋白以及6种辅助蛋白。HIV-1感染触发先天免疫反应后,宿主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会识别病毒的RNA和DNA,并诱导干扰素(IFNs)的产生。这些IFNs能诱导多种IFN诱导基因(ISG)的表达,其中包含多种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基因、炎症相关的基因以及增...

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等提出可预防寨卡病毒感染的单剂接种环状RNA疫苗策略(图)
病毒感染 神经系统 疾病
2024/11/1
2024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冯立强与巫林平,联合广州实验室研究员陈凌等,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 single-dose circular RNA vaccine prevents Zika virus infection without enhancing dengue severity in mice的研...

生命科学学院徐安龙教授团队,2019年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了ZNFX1 是一种病毒传感器,通过MAVS启动抗病毒反应。同时,万刚教授2018年在Nature上发文发现ZNFX-1在秀丽线虫中介导RNAi的跨代表观遗传,但是ZNFX1在人中是否起着类似的保守的功能还不清楚。2024年来多个遗传疾病病例的研究表明,ZNFX1缺陷与严重的家族免疫缺陷、多系统炎症性疾...

中国科学院大学团队揭示病毒致病新机制(图)
病毒 中国科学院大学 裂谷热病毒
2024/12/19
“‘间谍’不仅潜入城堡内部,并且能够操纵城堡工匠,制造出新的武器,用于精准识别并清除城堡守卫,从而破坏防御系统,使得城堡沦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合作在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保护性抗体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流感病毒 神经 氨酸酶
2024/11/6
流感病毒会引起季节性流感和全球大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较大威胁。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糖蛋白,疫苗接种或病毒感染均可以产生针对HA和NA的保护性抗体。但学界目前对NA的抗原性尚不完全清楚,基于NA的疫苗研发仍然存在诸多挑战。2024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施一团队、高福院士团队联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杨扬团队、南方医科大学的沈晨光团队在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