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库 >>> 东北亚特色库 抗战特色库 水利学特色库 近现代报人特色库 广播电视报特色库 学者文库数据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特色库相关记录3334条 . 查询时间(1.125 秒)
环境水文过程模拟是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耦合机制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污染溯源和防控等水环境管理的关键技术手段。受物质形态和来源多样、与水文过程耦合机制不清等影响,流域尺度水文过程驱动的物质流失和输移过程模拟仍有待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有机碳和新型污染物等。
马铃薯作为全球广泛种植和消费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集约化的马铃薯种植导致了一系列环境挑战,包括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以及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加。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这些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因为水资源短缺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加剧了农业活动的环境足迹。此外,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不仅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还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因此,探索可持续的农业实践以应对这些挑战显得尤为迫切。
滦河上游流域地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过去几十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使源流区地下水位下降、径流减少且水质恶化。但滦河上游处于季节性冻融区,冻融作用对流域内河水和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时空变化和转化过程影响显著,厘清冻融过程对水与物质运移的影响规律,对于区域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华北平原是全球典型的高强度农业种植区,受经济效益驱动和对蔬菜需求量的增加,在近几十年该区域大量的小麦玉米农田(粮田)转化为水肥投入更高的菜地。农业区过量施用氮肥和高强度灌溉导致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风险增加,位于根系层以下的深层包气带是控制水分和氮素从地表进入含水层的关键场所。揭示华北平原粮田转菜地对深层包气带水氮运移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支撑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科学问题。
2025年2月28日,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学术活动"环境化学前沿论坛"(第214、215讲)在生态楼610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特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唐建辉研究员与山东师范大学孙维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分别就"渤海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与生物富集规律研究"及"祁连山地区典型大陆型冰川未来变化预估研究"作专题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张庆华研究员主持,40余名师生参加。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为亚洲多条主要河流提供水源,养育了全球超过20亿人。随着全球变暖,冰川加速消融,未来水资源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尽管传统气候预估能够揭示长期气候变化趋势,但未来10年青藏高原温度变化仍因内部气候变率的显著影响而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年代际气候预测作为一种新兴工具,通过结合气候系统的初始状态和外部强迫信息,有望提升区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然而,年代际气候预测在青藏高原的应用前景和可靠...
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水量相对稳定、水质相对可靠等特点,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然而,地下水资源也具有显著的脆弱性,容易受到超采和污染的威胁。一旦遭到破坏,其修复和恢复的难度较大,且周期较长。目前,针对城市地下水资源供给状况的研究,仍缺乏从水量和水质两个维度的系统性分析,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2025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全国河流水质参数遥感的阶段性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流域水安全”重点实验室的2023级硕士研究生严诺霄,通讯作者为段洪涛研究员课题组的刘东副研究员。研究揭示了1984-2023年全国河流有机污染...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任南琪院士团队陈川教授课题组在水生态元素循环及碳减排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一类在全球水生态环境中分布广泛的自脱毒适应性新型异养反硝化微生物,为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该成果以《多功能硝酸盐呼吸异养微生物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对硫循环发挥重要作用的贡献者》(Versatilenitrate-respiring heterotrophs are previou...
高盐废水处理是水污染净化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高盐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氯化钠或其他盐离子,不仅增加了水处理的复杂性,还可能对处理设施造成腐蚀或结垢等问题。传统处理方法,如反渗透技术,虽然能有效去除盐分,但在处理过程中会遇到膜污染、能耗高和废水回收率低等问题。因此,研究新型材料或技术来提升高盐废水处理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曲久辉院士团队微生态过程与调控研究组2025年1月17日在Mol. Syst. Biol.发表了关于污水厂排放的磺胺类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毒性兴奋效应进化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浓度磺胺类抗生素能导致微生物核心代谢基因的表观遗传甲基化修饰与基因突变,使得微生物的代谢策略发生转变,从而增加微生物耐药性(文章第一作者是中心博士研究生林慧)。这项研究是EcoImprove项目的收官之作。
拉伸纪(距今10亿-7.2亿年)是早期真核生物演化的关键时期,深入探究这一时期的古环境,特别是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对于我们理解早期真核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有“水体癌症”之称的蓝藻水华是富营养湖库常见的生态灾害,严重威胁水生态健康和供水安全。全球变暖背景下,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中营养湖库中,拉氏尖头藻(Raphidiopsis raciborskii)经常形成蓝藻水华(Jin et al., 2023. Water Research, 245: 120639)。拉氏尖头藻可分为无毒和产毒株系;其中,产拟柱胞藻毒素的藻株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拉氏...
在中国科学院与阿根廷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CONICET)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对阿根廷水土资源影响评估与综合适应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行动专项)支持下,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飞研究员和CONICET门多萨中心的冰雪、冰川和环境研究所所长Fidel Roig教授、旱区研究所Elena Abraham教授...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合成生物学”等重点专项2024年度获批项目发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炜研究员主持申报的项目“黄鳝和鳜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系)培育”以及陶彬彬、何牡丹、梅志刚3名青年科研人员分别主持申报的青年科学家项目“重要养殖鱼类鲤基于可控原始生殖细胞的生殖开关育种技术”“草鱼配子操作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鄱阳湖长江江豚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