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一次能源”相关记录877条 . 查询时间(2.562 秒)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发的“热塑性尼龙基连续玻纤复合材料”获商用材料认证(图)
复合材料 应用 太阳能
2024/11/25
2024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实验室马永梅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热塑性尼龙基连续玻纤复合材料”应用于太阳能板边框,通过了全球权威检测机构——德国莱茵集团(TÜV Rheinland)的测试,荣获该机构颁发的首张热塑性太阳能板边框认证证书。
中国石化首个地热发电试验项目建成并网
中国石化 地热 发电试验
2024/10/16
近日,新星公司咸阳中深层地热能发电及“热电氦”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并取得咸阳电网接入许可。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建成的首个地热、光伏、微风发电示范项目,也是首个集中低温发电、水溶氦气提取、居民供热服务于一体的地热开发利用项目。
塔浅层地热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中国石化 地热 双碳目标
2024/10/15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交通领域作为用能大户颇受各界关注。交通领域用能不仅涉及交通工具的用能,也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的用能,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用能相关。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
辽河油田荣获地热能行业“创新技术奖”
辽河油田 地热能行业 创新技术奖
2024/10/15
2024年10月11日记者获悉,在第十四届全国地热大会上,辽河油田凭借油气水井改地热井技术的创新,荣获本届大会颁发的地热能行业“创新技术奖”。这项技术不仅盘活了油田闲置资产,而且减少了钻井投入、降低了地热项目开发建设成本。
能源领域甲烷减排成效显著
中国石油 能源领域 甲烷
2024/9/24
作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于近日举办的“中国甲烷减排技术路线展望”论坛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指出,甲烷减排有望为二氧化碳减排留下缓冲空间。
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方案获批
中国石油 京津冀 地热
2024/8/12
记者2024年8月5日从大港油田获悉,《大港油田香河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大港油田大厂回族自治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近日获中国石油集团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批复,从方案设计阶段进入先导试验阶段,标志着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 目集群方案获批
中国石油 京津冀 地热
2024/8/12
记者2024年8月5日从大港油田获悉,《大港油田香河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大港油田大厂回族自治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方案》近日获中国石油集团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批复,从方案设计阶段进入先导试验阶段,标志着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中国石化 清洁能源 风能
2024/8/12
问:油气田企业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现状如何?需要攻关哪些难题?答:近年来,聚焦“双碳”目标,油气田企业紧抓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风能、光伏、地热、余热等新能源业务,加快构筑“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格局,探索应用新能源技术,减少传统能源用量,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编著的《生物能源-基础与应用》正式出版(图)
生物能源 应用 天然气
2024/8/11
青岛能源所编著的科学专著《生物能源-基础与应用》纸质图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生物能源-基础与应用》由郭荣波研究员、崔球研究员和吴晋沪研究员等主编,被纳入由刘中民院士主编的“碳中和多能融合发展”丛书,集中体现了国内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在生物能源领域取得的关键性技术和最新成果。
2024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周惠琼等在Dion-Jacobso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设计与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合成设计了系列具有层间轻微位移的Dion-Jacobson型钙钛矿材料,并实现了该材料在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刮涂工艺上的最高转换效率19.11%,以及超过6000小时最大功率点下的运行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以Ultrastable and effic...
胜利油田与东营市合作 推进中深层地热能替代燃煤供暖
胜利油田 东营市 地热能
2024/8/1
日前,由胜利油田和东营市合作开发的东营市华泰金融中心-吾悦广场片区中深层地热能替代燃煤供暖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新建14口地热井,可覆盖90万平方米的燃煤供暖面积,是山东省8个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项目之一。相比燃煤锅炉集中供暖,该项目每个采暖季可节约标准煤1.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3万吨,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排0.7吨、4.89吨、6.97吨。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发展光/电-酶耦合新路径用于高值化学品合成(图)
酶耦合 合成 太阳能
2024/8/11
太阳能是丰富、环保的清洁能源,将其转变为高值化学品和燃料,有利于实现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也是太阳能转化与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结合光/电与酶的人工-生物体系,不仅能够突破光/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瓶颈,还能拓宽酶催化的能量供给来源,有望产生太阳能利用的颠覆性方案。近日,仿生能源界面技术研究中心刘健研究员团队通过优化光/电催化与酶催化的适配过程,发展了光/电-酶耦合新路径,实现了高值化学品的合...
一块太阳能电池的“超级铠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用之“材”②
太阳能 电池 新质生产力
2024/7/30
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石,以精妙的半导体结构和独特的光电转换原理将阳光悄然捕获,让炽热光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智慧在这里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