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学基础学科 >>> 水产生物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生物学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2.062 秒)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团队发明的“斑石鲷雄性特异DNA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10-2086984,为黄海水产研究所首个获国际授权的专利。该团队通过斑石鲷雌、雄鱼全基因组测序和比对,在雄鱼基因组中鉴定到一个18bp的插入片段,筛选到雄性特异DNA标记,并以此建立了斑石鲷遗传性别的快速鉴定技术,进一步利用数百条斑石鲷成鱼对雄性特异标记进行了验证,准确率...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域环境保护创新团队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题目为“The pigmentation interference of bisphenol F and bisphenol A”的研究论文,阐明了双酚类污染物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附着的分子机制。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首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2020〕193号),公布了河南省首批一流课程名单,水产学院伦峰副教授主持申报的2016年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鱼类学》通过连续三年评价(第三年为优秀),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现被认定为河南省线上一流课程,2020年6月被评为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Reviews in Aquaculture》(水产渔业领域排名1/52)在线发表了上海海洋大学鱼类分子免疫学实验室的综述论文“MicroRNA regul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RIG-I-like receptor and Nod-like receptor pathways in teleost fish”,论文链接如下:https:/...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张魁等研发的“南海北部近海主要经济鱼类生活史参数评估系统V1.0”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为软著登字第4954210号,登记号为2020SR0075514。
日前,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牵头,组织我国从事外来水生动植物研究的单位,包括上海海洋大学、西南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共同编写的专著《中国常见外来水生动植物图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田永胜等发明的“一种高浓度玻璃化液及石斑鱼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ZL201610838985.4。本发明属于低温生物学中鱼类胚胎低温保存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鱼类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中因胚胎体积大、水分含量高、抗冻剂难以渗透造成的冰晶损伤,以及高浓度、渗透性抗冻剂造成的渗透损伤等问题。发明了一种高浓度渗透和非渗透性抗冻剂相结合的...
近日,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军研究组与刘静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Chromosome-level Genome Reveals the Origin of Neo-Y Chromosome in the Male Barred knifejaw Oplegnathus fasciatu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从全基因组层面证实条石鲷雄鱼存在染色体融合现象,解决了...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周丽青等发明的“一种简易的凤鲚染色体制备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ZL201910255168.X。本发明属于细胞遗传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凤鲚取材装置及操作;2)样品低渗、固定和解离;3)滴片装置及操作;4)染色。本发明制备凤鲚中期分裂相染色体的方法简单快捷,整个流程仅需2-3小时,装置可灵活组装,且易操作,可随时随地开展,尤其适合养殖场...
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的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三亚综合试验站按照专项任务要求,积极引进“南澳金贝”,经过一年多试验,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3月29日,经专家现场测试,该项目已成功培育成壳长1.0mm以上“南澳金贝”466万粒,为全面开展热带海区养殖示范与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倍化现象常见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中,其在物种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倍化过程中常出现的“转录组震荡”,被认为在物种演化的重要因素。多倍化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研究是了解多倍化过程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mRNA-seq技术来探究二倍体红鲫和四倍体异源四倍体鲫鲤中体外(培养细胞)和体内(鳍和肝组织)条件下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比较体外和体内环境下的基因表达情况,发现二倍体中7482个基因(36.0%)存...
近日,我校水产学院徐镇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J. Oriol Sunyer教授团队合作解析了鱼类IgT包被鳃黏膜表面微生物的类型,揭示了鱼类免疫球蛋白在维持黏膜共生微生物稳态中免疫应答机制。2月8日,该研究以“Specialization of mucosal immunoglobulins in pathogen control and microbiota homeostasis occur...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在发育机制、疾病治疗、育种和保护动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战略性技术之一。虽然已经在哺乳动物建立了许多稳定的iPS细胞系,但在非哺乳动物物种中诱导iPS细胞的尝试很少。由于在干细胞研究方面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具有技术优势,从鱼类中诱导出多能干细胞可能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我们将多西环素(DOX)诱导的慢病毒传递系统与化学小分子处理相结合,成功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区又君研究员,由于在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黄唇鱼资源保护和保育研究、宣教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广东长隆动植物保护奖先进个人奖”。
刀鲚(Coilia nasus)是一种珍贵的江海洄游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从基因组层面进行影响刀鲚洄游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有利于了解鱼类洄游这一生物学特性,也有助于从分子层面解析洄游适应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员领衔的“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联合华大海洋研究院历经4年的努力,首次完成了刀鲚全基因组测序、精细图谱绘制和种群重测序,研究论文“Genome and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