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学基础学科 >>> 水产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生物学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2.233 秒)
4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执行的自选课题“夏鲆与牙鲆杂交育苗研究”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阶段性成果验收。 夏鲆为冷温性底栖鱼类,自然分布在北美洲大西洋东海岸的加拿大新斯科舍至美国大西洋沿岸南佛罗里达,适温为8-31℃,但长期处于高温易生病死亡,其自然性成熟年龄为2.5年以上。2002年10月,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自北美洲成功引进,并驯化成功。牙鲆为冷温性底栖鱼类,多数种类分布于南、北美洲东...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东营黄河入海口文蛤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承担的国家“863”课题“文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于7月21日通过了由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主持的阶段成果验收。 文蛤是我国重要的滩涂贝类,国内外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味道鲜美,很早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是优良养殖种类之一。我国辽阔的沿海滩涂面积又为开发文蛤的增养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过去文蛤养殖所用苗种主要依赖自然采捕野生苗种,...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林国明副研究员负责的“大规模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及越冬技术开发项目”,在已经取得的文蛤育苗及越冬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再次获得重大突破,于2003年4月24日在辽宁省东港市通过了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主持的省级现场验收和鉴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徐铭副厅长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殷涛副院长主持和参加了本次验收暨鉴定会,并对该项目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验收和鉴定委员会进行了现场观...
12月31日,由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主持的国家863项目之“皱纹盘鲍杂交及杂种优势的产业化应用”成果,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是国际市场最畅销的海珍品之一,是我国北方黄渤海区出口创汇的重要海产品,有海洋动物“软黄金”之称。张国范课题组针对皱纹盘鲍在高密度、集约化、长周期养殖过程中,种质衰退、养殖群体的经济性状不稳定、群体...
8月22日,由海洋研究所刘保忠博士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文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课题,通过了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 验收专家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工作报告,认为该课题围绕文蛤亲贝性腺促熟和生殖调控、幼虫培育、变态诱导和高效采苗、稚贝中间培育模式等人工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合理的文蛤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体系。课题组采用人工升温...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保忠博士主持的国家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课题“蛤、蚶、蛏等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研究在海洋研究所正式启动。 该课题联合了我国从事滩涂贝类育种、育苗研究开发的优势研究单位、高校和龙头企业,以文蛤、菲律宾蛤仔、泥蚶和缢蛏等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经济滩涂贝类为研究对象,以高产、抗逆性状的改良为研究重点,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对改良对象与高产、抗...
5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晓研究员主持的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重大项目“海水种子工程”课题“鲍高产、抗逆品种培育”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召开。课题组成员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等单位专家参加了会 议,并进行了学术研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张国范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该课题将以解决我国鲍鱼养殖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
12月11日,国家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主题组织有关专家,对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大连庄河海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执行的国家863计划课题《北方重要经济贝类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子课题《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规模培育技术》2005年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现场验收。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对《菲律宾蛤仔健康苗种规模培育技术》2005年的研究和苗种培育情况的汇报,并进...
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07-1-30 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刘克辛教授主持开展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日前结题。该课题研究揭示了鱼精蛋白提高肝细胞增殖因子促进肝再生的活性特征和机制,为肝细胞增殖因子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处在研究阶段的肝细胞增殖因子被公认为是最强的肝再生促进剂,有强效的抗肝炎及促进肝再生作用,还可用...
2006年12月2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与克隆”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青岛市水产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该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1. 将微卫星DNA检测技术(SSR)用于中国对虾群体遗传参数分析以及“黄...
受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委托,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日前对由珠江水产研究所主持、与博仕奥水产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德宁生物技术饲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水产动物一氧化氮非特异免疫抗病机制及在免疫增强剂开发中的应用》项目进行了鉴定。 该项目率先证实了凡纳滨对虾、杂色鲍体内存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研究了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水产动物NO/NOS的变化特点,通过应用精氨酸、硝普钠等...
2007年7月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研究成果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成果所建立的“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及配套软件“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管理系统”创新性显著,对水产动物的遗传育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在中国对虾、罗氏沼虾和鲆鲽类育种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07年3月6日报道,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半滑舌鳎繁育生物学及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通过了由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目系统开展了半滑舌鳎繁育发育生物学、养殖生态学、遗传学等研究。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后,一致认为,该研究创新性明显,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6年12月28日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对上海水产大学陈新军教授承担的2004年度曙光项目“印度洋西北部公海鸢乌贼生物学研究”进行了验收。项目较为系统地对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为可持续利用鸢乌贼资源和进一步开展大洋性经济头足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科学时报2006年5月9日报道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担、秭归县环保局和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参加、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资助的“秭归县桃花水母抢救性保护研究”课题于近日在武汉通过验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