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相关记录134条 . 查询时间(2.343 秒)
全球的农作物每年因为病虫害导致产量损失通常在10%-30%,大量的化学农药被用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人们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植物抗病过程中激发一系列不同层次的防卫反应,一般认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代谢物质,往往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能量和代谢物的分配,即植物发育与抗病间存在权衡交易(trade-offs)的问题,因此高抗的植物往往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降低产量和品质,这就是...
2022年6月16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开展了中国棉田花期新烟碱类杀虫剂残留分析与蜜蜂安全评估研究,研究结果为国际新烟碱类安全评估补充了关于棉田研究的重要数据。相关研究结果以“Residue statu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neonicotinoids under real field conditions: Based on a two-yea...
为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科技帮扶行动,以科技帮扶支持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2022年5月25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雄、院科技合作处雷晓葵处长带领专家团队来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长期对口科技帮扶单位,平昌县板庙镇龙王村四川平昌海越农业有限公司蓝莓产业科技示范园区考察调研。
2022年5月18-20日,作物所金阳县国家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一行4人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专家、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胡建军带领下赴金阳县天地坝镇马依足中心村开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示范、中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2022年4月18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领军人才戈峰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孙玉诚研究员及其团队,在国际著名细胞生物学期刊Autophagy(IF=16.016, Q1区)发表文章“Apoptosis and autophagy coordinately shape vector tolerance to arbovirus infection”,以烟...
2022年4月22日下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永红,率院科管处副处长宋梅、院海南分院副院长王自鹏,院科技合作处副科长蒋俊,到蒲江县院植保所水稻病虫害抗性鉴定基地和四川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院调研、指导。院植保所党委书记刘旭,党委副书记、所长刘勇,党委副书记卢代华,副所长张蕾等陪同调研。
2022年4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团队成功开发了负载两种农药活性成分的纳米双载递释体系,为农业病虫害的高效绿色防治提供有效策略。相关文章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植保土肥所水稻病虫害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Zn2Cys6锌指蛋白转录因子MoIRR的突变能够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抗药性菌株中杀菌剂咯菌腈相关代谢通路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敏感性分析确定抗性菌株对咯菌腈敏感性显著提高,这项研究对通过咯菌腈与稻瘟灵复配控制抗药性群体数量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由水稻病虫害团队完成,第一作者为...
为做好2022年全国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2年全国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要求,因地制宜落实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控技术措施,努力实现“保生态、护产业、健康宜居”的目标。
为深入了解四川省各地小麦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2022年1月23日- 28日,院植保所彭云良研究员带队,一行前往遂宁、射洪、剑阁、资中、广安、营山、三台、梓潼等地,与当地植保部门相关人员一起对当地小麦病虫害发生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给出了预防建议。入冬后前期温度偏高,后期温度偏低,雨水较多,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目前各地麦田墒情苗情普遍较好,一、二类苗占到80%以上。迟播和田间高湿度也不利于小麦白粉病...
2021年11月25日前,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申请单位,中棉所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团队玉米高产育种课题组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中研698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21003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领衔的一项大尺度景观模拟与长时间区域监测研究,揭示了近年来我国黄河流域棉铃虫的区域种群发生危害加重的生态学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21年9月9日,亚夫科技服务专项“特色甘薯产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培训会在灌云县“甘薯产业特色小镇”南岗镇举办,来自南岗镇各村甘薯种植户和合作社相关人员50余人参加了这次培训。会上,灌云甘薯亚夫工作站站长、项目负责人谢一芝研究员作了题为“特色甘薯新品种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报告,从特色甘薯产业的发展前景、种薯种苗繁育、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品牌建设和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培训会还...
2021年8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害虫研究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入侵我国的三叶斑潜蝇(L. trifolii)相较于先前入侵的美洲斑潜蝇(L. sativae)有更强的越冬能力、低温存活能力和更低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在未来有很大潜力在高纬度地区定殖。
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1627亿美元,成为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贸易频繁的背景下,生物入侵态势依然严峻。哪些物种会成为新的入侵生物一直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已发现了植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类群中与入侵性相关的生物学和生活史特征,但是对入侵性害虫的研究却进展缓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