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免疫学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3.933 秒)
2019年12月2日上午,我院在植保楼4054会议室举办第19期青年教师创新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傅正擎教授,他以“病原菌效应子抑制植物免疫”为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植物病理学系崔福浩副教授主持,活动得到了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病原与免疫创新团队首次证明水貂肠炎病毒及其非结构蛋白1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该发现为进一步解释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传统种群生态学认为生物群落由捕食者(predators)、猎物(Prey)和竞争者(competitors)组成。寄生性病原,在生态学研究中常常被忽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的改变,生态学家开始重视这些病原,特别是媒介传播的病原的生态学功能,例如寨卡病毒和木薯花叶病毒,在全球入侵危害,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个体微小的虫媒病原在宏观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些病原扮演的生态学...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克隆了调控水稻先天免疫的新基因OsCNGC9,并对其影响水稻苗期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细胞研究(CellResearch)》(IF17.848)上。稻瘟病严重危害水稻产量和品质,是世界范围内最具破坏性的水稻病害之一。植物主要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外界病原物的入侵。因此,解析植物免疫应答机理,有助于人类对植物进行抗病遗传改良。在植...
近日,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联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两篇题为《Ligand-triggered allosteric ADP release primes a plant NLR complex》和《Reconstitution and structure of a plant NLR resistosome confe...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与福建农林大学唐定中团队、中国农业大学任东涛团队合作,通过遗传筛选拟南芥免疫自激活突变体zed1-D的抑制子,鉴定到两个细胞膜定位的胞质类受体蛋白激酶SUPPRESSOR OF ZED1-D 1(SZE1)和SZE2。研究人员发现,SZE1/2可以与ZAR1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形成SZE1/2-ZAR1-ZED1免疫信号复合体,且SZE1和ZED1分别与ZAR1的不同结...
植物具有复杂、精细调控的免疫系统,用于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防卫反应,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侵害。植物细胞内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是监控病虫侵害的哨兵,也是动员植物防卫系统的指挥官。抗病蛋白被发现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人们仍然不清楚它们的工作原理。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和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最近的联合研究,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合作团队发现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
在长期对抗病原生物的过程中,植物进化出了复杂高效的两层免疫系统,用于识别各种病原微生物、激活防卫反应保护自己。处于两层免疫系统的核心是植物细胞内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它们既是监控病虫侵害的哨兵,也是植物动员高效防卫系统的指挥官。抗病蛋白被发现及在植物育种中大量应用已有20多年,但人们对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以及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
2019年3月29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IF5=10.359)在线发表了我校作物疫病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合作的题为“Structural analysis of Phytophthorasuppressor of RNA silencing 2 (PSR2) reveals a novel modular fold contributing to virulence”的...
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植物叶表皮上的开孔,可响应环境因子刺激控制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作为植物表面的天然开孔,气孔也是许多病原菌入侵的通道。然而,植物可以主动关闭气孔来阻止病原菌的入侵,这一抗病过程被称为气孔免疫。但气孔在植物,特别是单子叶植物中是否还以其它的方式参与抗病免疫仍不清楚。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邱金龙课题组研究发现,水稻Osaba1突变体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
疫霉菌对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影响严重,被称为作物“瘟疫”。近十年,科学家专注于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上的疫霉病害研究,而对于蔬菜生产上影响较大的辣椒疫霉菌,尚未形成广泛关注。辣椒疫霉菌寄主广泛,能侵染数百种蔬菜等园艺作物。它蔓延速度快、变异频率高、易于爆发成灾,迫切需要找到其致病机制,为辣椒疫霉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自然条件下,疫霉菌等有害生物与马铃薯、大豆、蔬菜等寄主互作时会产生多种类...
在病原菌侵染植物的早期,质外体是病原菌进入植物细胞的“必经之地”,也是植物与病原菌战斗的最“前线”。植物分泌的防卫蛋白会与病原菌分泌的效应蛋白“正面交锋”,发生一系列分子互作来“相互制衡”。在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病原菌各自都会不断进化出新的“武器”来“投入战斗”。2019年1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邢维满课题组合作在著名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与福建农林大学唐定中团队合作,以拟南芥为材料,在研究人员前期揭示ZED1/ZRKs激酶家族成员参与了环境温度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植物特有的TCP转录因子参与温度调控的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TCP转录因子受高温环境诱导表达,在细胞核内与ZRKs相互作用抑制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SNC1的转录;TCP功能缺失导致了免疫反应的自主激活,而过量表达TCP...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金京波研究组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揭示了SIZ1通过SUMO化修饰转录抑制因子TPR1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TPR1与NLR蛋白SNC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19)形成复合物,正调控SNC1介导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发现,SUMO E3连接酶SIZ1与TPR1互作,并介导其SUMO化修饰;在无病原菌侵染时,SIZ1介导的SUMO化修饰抑制TPR1的转录抑制活性及TPR1-...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韩管助教授课题组受植物学领域权威杂志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7.433)的邀请撰写了题为“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plant immune system”(植物免疫系统的起源和进化)的Tansley综述文章。Tansley 综述系列是为纪念New Phytologist创刊人Arthur Tansley教授而设立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