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1880条 . 查询时间(0.859 秒)
近日,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Maize PIMT2 repairs the damaged 3-METHYLCROTONYL COA CARBOXYLASE in mitochondria controlling seed vigor”的研究论文。 玉米种子在储藏过程中陈化变质及种子活力下降严重影响玉米品质和播种后的出苗率。在种子储藏过程中,蛋白质异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热带作物学院教授王守创团队绘制出首个番茄的群体级别表观遗传变异图谱。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在番茄育种历史过程中,群体DNA甲基化在多个维度上发生了巨大变异。相关研究为番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源头数据,也为深刻认识植物代谢多样性的分子和遗传基础提供了理论参考。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录祥受聘我校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于3月30日下午在第三综合楼B308进行,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为刘录祥老师颁发兼职教授聘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雄主持聘任仪式,小麦团队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2023年3月21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完成的 “优质营养型甜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成果进行了第三方评价。评价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咨询专家组由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戴景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宇、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潘光堂、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海洋、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汤继华、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阳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旗团队利用高粱资源群体,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首先定位克隆到一个与高粱耐碱性显著相关的主效位点,命名为AT1,其编码一个异源三聚体G蛋白γ亚基(Gγ),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单倍型分析发现AT1基因内存在一个发生移码突变的自然变异与耐盐碱性状变异呈极显著相关。构建高粱AT1过表达、基因编辑和近等基因系等遗传材料并进行耐盐碱表型分析...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2022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项目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再创佳绩。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团队主持完成的《花生脂肪含量遗传解析及高油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得特等奖(2022年河南省首次设立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省仅有2个获奖项目),也是河南省农业领域唯一获此殊...
为全力构建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创新模式,助推种业振兴,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优势、试验示范基地的展示和引领带动作用,选育、示范推广了一批优质高效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效、丰产增收效果显著,为自治区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3月9日,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涛教授莅临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交流、指导,书记翁子健、院长吴祖建以及未来技术学院多名青年学者一起参加了交流活动。
2023年3月3日上午,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李春杰教授来我院交流座谈,并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育种”的学术报告。
2023年3月4日-5日,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农作物研究所菜用蚕豆育种项目组、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种植大户赴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考察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新品种‘丽蚕3号’及新品系在当地的种植示范情况。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亚种间的杂交后代表现出更强的杂种优势和更高的产量潜力。但是籼稻和粳稻亚种间存在合子后生殖隔离,导致亚种间的杂种结实率仅为10%-30%,这种杂种不育现象极大地限制了亚种间强杂种优势的利用。
生物育种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马铃薯生物育种团队的科研成果“一种马铃薯KNOX转录因子StKNOX1基因、编码蛋白及其应用”、“一种马铃薯GATA转录因子及其克隆方法与应用”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登记号分别为9642022Y0641、9642022Y0642。 转录因子在调控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中心马铃薯生物育种团队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了马铃薯StGA...
近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功能基因挖掘利用团队科研成果“一种利用花药培养获得马铃薯双单倍体植株的方法及其培养基”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登记号为9642022Y0726。
近期,中国农学会正式发布35项“2022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马雄风研究员选育的棉花新品种“中棉113”入选新产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