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化学相关记录203条 . 查询时间(2.14 秒)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吝涛研究团队基于2007-2020年共14年的气溶胶特性、气溶胶类型和垂直剖面遥感观测数据(MODIS和CALIOP),结合欧洲气象中心资料(ERA-Interim)和全球气象资料同化系统(GDAS)数据,对中国京津冀(BTH)、长三角(YRD)和珠三角(PRD)典型城市群的气溶胶特性和类型垂直剖面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气溶胶的气候和环境效应不仅与气溶胶质量浓度有关,还与其数浓度和混合状态密切相关,这些参量的确定需要对气溶胶微物理过程进行合理建模。除直接排放外,新粒子形成是气溶胶的重要来源,合理表征新粒子形成和气溶胶老化增长过程是给出气溶胶浓度与排放源的定量关系、精确量化气溶胶来源的必要前提。气溶胶粒径从几纳米到数微米,跨越多个量级,且具有复杂化学组分,模拟气溶胶微物理过程极具挑战性。当前,国际上公开的数值模式对...
有机气溶胶(OA)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与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密切相关。气溶胶质谱仪(AMS)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实时在线监测气溶胶各组分粒径分布的仪器。过去二十年中,有很多关于有机气溶胶粒径分布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以OA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其粒径分布,或者利用示踪碎片法对一次有机气溶胶(POA)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粒径分布进行讨论。多元线性回归...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倩告诉《中国科学报》,随着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恢复,今年的沙尘暴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点,大气远距离输送(如来自蒙古沙漠)可能在沙尘暴形成中贡献更大。值得关注的是,沙尘颗粒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可能结合了不同地区的人为排放物,导致其化学成分和毒性发生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更加复杂。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VOCs垂直探测研究。利用便携设备(2,4-二硝基苯肼-DNPH进行了在线衍生化采样)在近地面和500-600m高空采集OVOCs样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UV)对其中的13种OVOCs进行实验室分析。
2021年6月17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变化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项目对6个课题结题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在北京湖北大厦举行。
大气臭氧是大气能量收支的重要物质成分之一,对大气化学和辐射平衡起重要作用。平流层臭氧可以吸收大部分紫外辐射,对地表生物起重要保护作用,对流层臭氧主要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含量的短期变化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备受关注。但是,由于高海拔和较为严峻的观测条件,该地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特征的原位探测较为缺乏,特别是在青藏高原的北部地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气颗粒物污染与边界层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揭示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机理,定量气溶胶辐射强迫对边界层结构的反馈机制对大气污染防控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专项经费资助下,辛金元研究团队利用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云高仪、太阳分光光度计及颗粒物浓度与成分测量仪等设备,建立了“京津冀...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布了贵州省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我校龙波教授成功入选,成为享受2020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龙波,男,1981年8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第十二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19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的答辩。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大气化学、燃烧化学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及新型材料构建研究。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气溶胶消光引起的大气能见度下降是气溶胶污染的一个显著环境效应,量化气溶胶化学成分的消光贡献是大气污染防控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辛金元研究员团队利用2012-2013年北京地区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和黑碳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季节与不同气团来向控制条件下气溶胶化学成分消光贡献演变特征。基于中午前后细颗粒物在混合层内均匀分布的特征,提出了新的大气混合层整层气溶胶消光系数(σ)的计算方...
有机气溶胶(OA)通常占大气细颗粒的20-90%,对环境,气候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在OA中,水溶性的有机气溶胶(WSOA)能参与成云过程,改变云层反射率。因其显著的气候效应,WSOA近年来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二元羧酸是WSOA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化合物。二元羧酸含有两个羧基官能团,挥发性低,亲水性强,能通过影响云凝结核和冰核的形成而影响大气辐射强迫,进而改变全球和区域气候。此外,大气二次反应过...
碳质气溶胶主要由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碳酸盐构成,能够通过吸收或散射太阳辐射而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发现,在利用热光法检测OC、EC的升温过程中,碳酸盐也能释放出CO2,进而导致对OC、EC含量的高估。通常情况下,由于碳酸盐在细颗粒物中(PM2.5)含量低,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可以忽略,但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较大颗粒物(如PM10或总悬浮颗粒物(TSP)),碳酸盐对OC、EC含量的影响不容...
大气二次气溶胶对灰霾形成具有重要贡献,然而灰霾形成过程中二次气溶胶快速生成的化学机制还不清楚。因此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和阐明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机理,发现灰霾污染形成的核心途径,确定关键反应动力学参数,解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效应,发展适合于我国环境的数值模拟方案,可以为我国以及其它国家地区二次气溶胶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及与边界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厘清重污染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北京城市边界层内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雷露博士和孙业乐研究员等依托于北京325米气象塔,利用飞行时间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ToF-ACSM),首次对北京城市边界层内PM2.5的化学组分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实时在线测量,获取了地面、140米及240米三个高度上的污染特征以及60组颗粒...
夜间化学反应是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对硝酸盐的贡献在全球可达50%。由于夜间残留层中富含高浓度臭氧,传统认为残留层中NOx向硝酸盐的转化极为迅速,且形成的硝酸盐在第二天残留层消失后对近地面有显著贡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