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兽医学 鸭”相关记录274条 . 查询时间(0.328 秒)
当前我国水禽疫病流行普遍,特别是坦布苏病毒病等新发疫病严重危害水禽养殖,制约该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本项目历时8年,着力于坦布苏病毒病疫苗产品的研发和关键控制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充分将坦布苏病毒的病原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研究成果应用于系统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极大减少了坦布苏病毒病对水禽养殖业的危害,推进了水禽养殖无抗、减抗发展进程,取得以下技术创新:

2022年11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畜禽细菌性传染病风险预警与防控团队新发现一种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九型分泌系统(T9SS,type IX secretion system)效应分子--AS87_RS02955。这一发现,将进一步揭示T9SS在鸭疫里默氏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

2021年12月15日,家禽所委托山东农学会组织专家对科研成果“鸭病毒性肝炎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了评价。该成果由家禽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烟台爱士津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会议由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主持,家禽所党委书记韩伟,所长宋恩亮,副书记井庆川,副所长李桂明参加,项目主持人马秀丽副研究员进行了汇报。

2021年12月15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所委托山东农学会组织专家对科研成果“鸭病毒性肝炎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了评价。该成果由家禽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烟台爱士津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会议由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主持,家禽所党委书记韩伟,所长宋恩亮,副书记井庆川,副所长李桂明参加,项目主持人马秀丽副研究员进行了汇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鉴定出北京鸭抗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关键基因NOD1,为深入研究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免疫学前沿(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1年11月19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举办了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成果“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和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入选2021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产品。

2021年11月19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举办了2021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成果“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和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入选2021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产品。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和血凝抑制试验抗原,是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水禽产业的新发疫病鸭坦布苏病毒病创制的配套防疫用品和防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解决了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无疫苗和诊断试剂的难...

[新京报]科学家研制鸭病检测试剂盒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图)
鸭坦布苏病毒 检测试剂盒 国家一类 新兽药证书
2021/8/17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第450号公告显示,一款鸭坦布苏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获批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据了解,该试剂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及禽新发病毒病病原生态学团队研制。
近日,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450号公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流感及禽新发病毒病病原生态学团队研制的鸭坦布苏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获批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1型CZ12株+O78型SH株)”喜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图)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所 鸭传染性浆膜炎 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 兽药注册证书
2022/4/4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450号公告,批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水禽疫病防控团队张小飞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1型CZ12株+O78型SH株)”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是鸭的两种主要细菌性疫病,给养鸭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两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变非常相似,而且经常出现混合感染,药物防治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的影响,因此疫苗免疫是防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分离一种新型鸭小RNA病毒(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分离 新型 鸭小RNA病毒
2021/7/1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小动物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团队从患有短喙侏儒综合征的樱桃谷肉鸭中分离到一株新型鸭小RNA病毒。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兽医微生物(Veterinary Microbiology)》上。

上海兽医研究所分离一种新型鸭小RNA病毒(图)
新型鸭小RNA病毒 动物传染病预防
2022/10/9
2021年7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小动物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团队从患有短喙侏儒综合征的樱桃谷肉鸭中分离到一株新型鸭小RNA病毒。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兽医微生物(Veterinary Microbiology)》上。

福建省地方标准《鸭3型腺病毒病诊断技术》颁布实施(图)
鸭3型腺病毒病诊断技术 颁布实施
2020/12/23
由福建省禽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万春和博士主持制定的福建省地方标准《鸭3型腺病毒病诊断技术》(DB35/T 1872-2019)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3月29日颁布实施。近年来我国鸭群中出现一种新的鸭源腺病毒——鸭3型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3,DAdV-3),该病毒主要侵害10~40日龄雏番鸭,发病率20%~50%,病死率60%~80%。该病临床剖检病变表现为肝脏肿大、点状或斑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