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作物遗传学 SMV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205 秒)
大豆花叶病毒(SMV)是我国大豆田间主要病毒性病害,阐明大豆对SMV的抗性机制对抗性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VIGS技术对抗性基因-RSC3Q-的候选基因GmZ15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GmZ15在SMV的诱导后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在接种后24 h表达量达到最高。沉默GmZ15后的表达量分别为缓冲液对照和pGG7R2空载体对照组的0-3和0-2倍,差异极显著,表明GmZ15被有效沉默。沉默后接种...
人工接种我国黄淮、长江流域及南方大豆产区流行SMV株系SC3、SC7和SC15、SC18及黄淮海流行SCN 1号生理小种,对国内主要育种单位近年来选育的参加2010~2012国家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22个参试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对SC3表现较好抗性(高抗、抗病)的品种32个,占接种该株系品种总数的32%,对SC7表现较好抗性的品种34个,占接种该株系品种总数的34%,同时对SC3和...
选用我国黄淮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发生频繁的SMV株系SC4和SC8,利用大豆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配制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研究抗病材料对SC4和SC8株系的遗传方式以及不同大豆材料对SMV抗性基因位点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 接种SC4株系后,由冀LD42、徐豆1号、跃进4号、科丰1号、PI96983、晋大74、汾豆56、大白麻和齐黄22为抗源配制的9个抗感组合的F1均表现抗病,经卡方测验, F2抗感...
科丰1号×南农1138-2的P1、P2、F1和180个重组自交家系接种SC-7株系群的鉴定表明,P1与F1全抗,P2全感,说明抗性为显性;重组自交家系抗、感按1∶1分离,说明抗性由一对基因控制。利用王永军等的遗传连锁图对SC-7株系群的抗性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将抗病基因Rsc-7定位于N8-D1b+W连锁群上,并与已定位的5个抗性基因中的3个连锁,还有一个与之相连锁的标记LC5T,其排列顺序和遗传距...
在接种SC-13株系群的情况下,鉴定了科丰1号×南农1138-2的P1、P2、F1、F2和184个重组自交家系(RIL)的抗性,结果显示,科丰1号(P1)与F1全部表现抗病,南农1138-2(P2)全部表现感病,表明抗性为显性;F2群体和184个重组自交家系出现抗感分离,卡方适合性检测表明F2群体抗感分离符合3∶1的比例,重组自交家系抗、感符合1∶1分离比率。表明对SC-13株系群的抗性由一对基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