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机械工程”相关记录25588条 . 查询时间(1.659 秒)




王崇帅,男,汉族,1991年2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从事电磁场与机械结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集成项目骨干成员,横向课题3项。


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成立于2020年,由原自动化系和软件学院合并组建而成,迄今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40人,专职教师9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5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2人,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在校生4571人,其中本科生4259人,研究生312人。
南化公司开发智能焊接监控系统
中国石化 焊接 监控系统
2025/4/21
2025年3月初,南化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焊接自动监控系统投用。该系统集数据采集、实时分析、工艺优化、过程控制4种功能于一体,投用一个多月以来,收到良好效果。焊接过程中,施焊数据实现了实时监控分析,焊接设备使用率由47.7%提升至71.95%,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焊接质量。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建设迈入“全地形自动焊”时代
管道 中国石油 焊工
2025/4/21
2025年4月8日,笔者从管道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四全”管道焊接检测机器人技术装备系统实现大规模应用,施工效率显著提升。这标志着我国长输管道建设实现从“分段式人工焊”向“全地形自动焊”的跨越。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成果助力提升工业设备少样本故障诊断能力(图)
自动化 诊断 机械
2025/4/21
2025年来,随着工业设备复杂性和运行强度不断增加,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航空、能源和制造等领域,如何通过有限的数据快速准确地诊断关键部件(如轴承)的故障,成为保障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核心问题。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智能黏附研究获新进展(图)
智能 润滑 低温
2025/4/12
自然界中,以壁虎、树蛙和蜗牛为代表的生物体能通过可逆调控界面黏附实现垂直甚至倒立表面的运动。这种独特的运动能力源于其快速可逆的黏附状态切换机制。然而,在合成材料体系中实现高/低黏附态的快速可逆转换仍面临挑战,主要受限于材料双稳态的稳定性、状态切换的动力学速率以及两态间的黏附性能差异三个关键因素。

2025年来,潜在扩散模型(LDMs)的发展推动了音乐生成领域的创新,使视频配乐在灵活性和多模态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然而,现有方法大多采用两阶段流程,难以全面捕捉视频的声音特征,尤其在复杂视频场景下,难以同时呈现准确的音效细节和丰富的音乐情感氛围。为解决上述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视频配乐生成框架(C3GVS),能够同步生成与参考视频相匹配的音乐和音效。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频...
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完成闽粤管线二标段焊接任务
焊接 石油工程 中国石化
2025/4/21
近日,随着最后一道焊口顺利完成,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承建的国家管网西三线闽粤支干线工程第二标段12条隧道内管线焊接工作顺利收官,焊接一次合格率98.8%。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连续油管作业装备首次出口中亚
上海石化 中国石化 出口
2025/4/7
近日,石化机械四机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集成度最高的SLG360一体式连续油管作业机,完成厂内试验后,启程运往中亚现场,实现该公司连续油管作业装备首次出口中亚。

2025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聚合物自润滑复合结构跨尺度增材制造”项目中期检查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先进制造处主管,兰州化物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周峰,项目首席科学家、兰州化物所王晓龙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兰州化物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会议。